第66頁(第2/2 頁)
澤東發出那樣的評價,也就自然而然了。
父親是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遇到事情,別人不敢站出來,父親敢於站出來,功勞是別人的,責任是自己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1936年東徵回到陝北後,在大相寺會議上坦然認錯。
1944年,晉察冀開高幹會議,進行整風。會上,有人給父親提了不少意見,這裡面有很多是過頭話,是不實之詞,甚至有些是人身攻擊。這給在延安參加整風的父親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父親的情緒一度低落。抗戰結束,他回到晉察冀,那些說過他壞話的人,誠惶誠恐,生怕捱整。可是父親一律不計較,該使用就使用,沒聽說哪個人受到打擊排擠。肖克回憶說:&ldo;他對那些同志,始終採取與人為善的態度。所以,他在老同志那裡有這樣一句看來很平常卻又極難得的評價:聶榮臻不整人。&rdo;
解放初期,父親代理總參謀長時,有一天,毛澤東把他叫了去,一見面就猛批,原因是毛澤東認為一封比較重要的電報,沒經他看,總參就以軍委名義批發了。毛澤東嚴厲地說:&ldo;以後不能越權,凡是以軍委名義發的電報,一律先送給我看以後再發。&rdo;
父親當時就知道,毛主席批錯人了,但他卻沒有吭聲。
後來,工作人員在翻查前一階段的電報時,發現毛澤東批評的那封電報是軍委辦公廳主任張經武以軍委名義下發的,而不是父親批發的。也就是說,父親替張經武捱了批。有人怪父親,為什麼不和毛主席講清楚,背了黑鍋。父親說,講什麼呀?以後都注意點,不再出現這種事就是了。
張經武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大為感動,說:&ldo;聶總這個人,真好。&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