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2/2 頁)
,寒門之人沒了希望,又怎麼會靜下心來讀書?”
“直白點來說,就是現在的讀書人,誰不想著讀書有成,可以光宗耀祖,封妻廕子。”
“雖然功利,但這卻是現實。”
“要不然誰會願意餓著肚子讀書,聖賢書畢竟吃不飽,穿不暖。縱使是有識之士,也是少數,這就是現在人才緊缺的根本原因。“
這些話,朱標倒是認同,可是中斷科舉,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實在是選拔出來的人不堪重用。
“不知道小先生所說的學校是怎麼樣的?”
只見林然微微沉吟,整理下思緒,開口道;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我說的學校,是佈滿整個大明,各府,州,縣,全部都要有各自的學校,並且有明確的晉升制度。”
“更要加大底層民眾的教育,普及文化,提高他們的識字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進入縣學,進行系統的學習。”
“這樣,大明將會納全天下的民眾於其中,這樣何愁培養不出來人才?”
林然說完,端起茶杯細品,等著朱標先消化一下剛才所說。
“廣納天下百姓於其中,自己培養?”
朱標陷入了沉思,這個方法他以前到是沒有想過。
畢竟自古以來,也沒有哪個朝代如此做過。
可是此刻聽林然如此說,在仔細想一下,好像確實有可行之處。
只不過,自古以來,君王都希望百姓愚昧,這樣更有利於教化,這是自古形成的觀念。
如果真的如此做,想必會影響到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恐怕他們不會輕易同意。
不過能讓天下百姓成為大明的人才基地,和父皇的那句“天下士子,盡入我彀中”,這是一個意思。
想必父皇聽到這句話肯定會心生歡喜。
這個林然,到是每次都能猜透皇上的心思。
至於學校,此事自己還得仔細想想才行。
而且,就算如林然所說,這也不是短期內就能做到的,人才的培養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得。
可不是一蹴而就,立馬就能解決問題的。
林然想問題還是太簡單了。
彷彿是看出了朱標的想法,只見林然繼續說道;
“公子是不是以為,學校耗時久,不一定能達到我所說的效果?”
朱標點了點頭,雖然沒有明說,確實是這個意思。
“其實我們可以把學校分成兩步去走,普及百姓教育,這個不急,可以慢慢實行;現在當務之急,是解決現在朝廷的用人之需。”
這個才是朱標所關心的。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要知道為什麼目前這些讀書人不堪重用,達不到朝廷的用人標準。”
“你說,這是為什麼?”
朱標反問道。
“很簡單!死讀書,讀死書!這些人被書所框住,被所讀的書的範圍所框住,這才是根本原因!”
“哦?願聞其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