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就在這時,王淳之站出來道,「各位父老鄉親,叔爺嬸娘們,糧食的增產辦法是我從京城帶回來的。」
一聽糧食增產的來源,村民們心中就不由信了大半,畢竟他們大部分人最遠才到隔壁鎮子上,而王家族人不同,他們家在朝中為官的子弟就不少,一直都被他們稱之為「耕讀世家」。
王淳之示意大家聲音安靜下來,看到他的手勢,麥場上面的聲音逐漸寂靜,王淳之這才道,「京城的戶部一直都很憂心民間的糧食產量問題,所以也一直在尋找可以讓糧食增產的辦法……」
畢竟戶部管的是天下稅收,糧稅就是其中一筆重要收入,戶部當然會在意。
王淳之說道,「如果我們把地裡面的麥苗比作人,它們也是需要吃飯和喝水的,這點我們大家都懂。」
「只是兩桶水,兩桶水這樣擔過來澆地,不僅極大的浪費了我們的人力,對於地裡面的莊稼也是杯水車薪。」
「我們山東地處北方,地勢平坦開闊,可以透過建造水渠來為地裡面的莊稼快速的送水……」
「水渠?那玩意有用麼?」村民們不禁懷疑道,他們理解中的水渠為土渠,就是在地頭上挖出一條河道來,只是,土是吸水的啊,水一進土渠裡面就全沒影了,他們還不如多走幾步路親自去田間灌溉呢。
王淳之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村民們的反對,王淳之沒有理會,而是接著道,「我說的水渠並非是土渠,畢竟土渠的耗水量太過龐大,而我們北方基本都負擔不起。」畢竟,北方的水系實在不像南方那樣發達。
「我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一桶水澆灌到地裡面後,很快就沒了蹤影,而我們要是把一桶水給倒入水缸裡面,水是不是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個例子對於百姓們算是常事,王淳之身後的一位長輩迅速反應了過來,「淳之,你說的可是給水渠換一個材質?」
土是吸水的,可是石頭、磚頭、瓷器卻是不吸水的。
可是眾人還是不太明白王淳之為地頭修建水渠的用意,畢竟不管是開採石頭還是燒制瓷器什麼的,可比大傢伙擔水澆地浪費的功夫多多了。
王淳之繼續道,「我先給大家講解一下水渠的好處,有了不吸水的水渠之後,我們地裡面的莊稼就能喝飽水,不至於再像以前,但凡我們偷一點懶,它們就會發黃打蔫,收時減產……」
他這話讓不少村民們心裡感同身受,心裡產生十分強烈的認同感。
種莊稼可不得回回都精心照料著,比他們餵養孩子還要讓人操心。
「當然,因為水渠的材質問題,大傢伙們開頭肯定會難上一點,可是等我們地頭的水渠建好以後,我們以後打水就不需要再回來的跑動,把時間大都浪費在了半路上。」
「水渠是用來運水的,可以極大的減少大家的人力,可以讓大家把時間節省出來去做別的事情。」
「修建水渠一事並不是強制性的,誰修建誰受益,到時候我會把想要修建水渠的人家路線圖畫出來,到時候大家按照這個路線修建就行。」王淳之道。
他沒讓大家對修建水渠一事進行舉手錶決,而是直接把村民們規劃成了兩撥人。
一聽修建水渠需要大傢伙們出力,不少村民們都遲疑了起來。
畢竟村中青壯勞動力是非常珍貴的,而修建水渠一事,顯然花費的時間不會很短。
不過修建水渠一事並不是強制性的,頂多就是水渠路線沒有規劃到自己的田間地頭罷了。
「淳之,就只有修建水渠這一個辦法麼?」長輩們疑惑道,總覺得糧食增產一事不可能這麼簡單。
「當然不是,事實上水渠只是糧食增產的第一步,後面我們還需要找出能讓土地快速恢復肥力的肥料,這點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