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3 頁)
女士的同意,借來佈雷先生1935年2月至1948年11月12日之日記29本(缺1941年上半年半年)。這29本日記原件已由佈雷先生親屬捐贈國家第二歷史檔案館,第二歷史檔案館按照慣例,將影印件回贈給其親屬。所以我看到的是影印件,不過字跡還是很清晰,基本上保持原樣。
這29本日記,全部是蠅頭小楷,用毛筆書寫,寫在專用的文淵閣稿紙上,16開,每面平均500字左右,每篇註明月、日、星期、天氣、晴雨,還有溫度(華氏)。4404天,每日不間斷,一個月之回溯、並記、雜感等,也有剪報、圖片等。佈雷先生真可謂有心人,留下了這麼寶貴的史料,而且基本上沒有錯字,沒有別字,也沒有漏字,估計最起碼在150萬字,一口氣寫下來,堅持4404天,真令人肅然起敬。
一點感想(代序)(2)
這12年8個月時間正好是佈雷先生跟上蔣介石,在侍從室作幕僚長,其中又有八年抗戰,因此日記所記應該是與這段重大歷史有關的真實紀錄,是第一手史料,彌足珍貴。不僅具有參考價值,也有研究價值,更兼有欣賞價值,僅就這150餘萬字的小楷而言,筆力蒼勁,文字簡潔又傳神,常常一句話,三四個字,就把事物寫活了。我彷彿看到一位老人在深夜奮筆疾書的情景,在筆下噴吐出他的內心世界,為後代留下了多少寶貴的史料啊。
陳佈雷作為蔣介石的&ldo;文膽&rdo;,其首要任務當然是為蔣起草重要文告,自1927年春在南昌第一次見蔣介石,為蔣起草《告黃埔同學書》以來,以後,凡蔣的重要文告,差不多都經陳佈雷之手,諸如1928年6月隨蔣去北平,為蔣起草《祭告孫總理》文,1934年9月,秉承蔣的旨意,起草《敵乎?友乎?》長文,這篇長文因為非常敏感,在國難當頭之時,&ldo;連日本是友是敵都懷疑起來了&rdo;(魯迅先生語),蔣介石和陳佈雷商議後是以徐道鄰的名義發表在1934年10月號的《外交評論》上。1935年以後日記記錄的是抗戰8年中的重要文告,如1936年10月31日,蔣介石的50歲生日,蔣介石自己提出要寫一篇《報國與思親》。以往重要文告一般由陳佈雷兩三天內寫成後,經反覆修改就以蔣介石名義發表在報紙或廣播,惟1936年西安事變,蔣介石回來,陳佈雷除了為蔣起草對張學良、楊虎城訓詞以外,就是為蔣介石編寫《西安半月記》,全文也僅一萬幾千字,初稿寫就也不過兩三天工夫,但反覆修改,從1937年1月改到4月,陳佈雷心情煩躁。日記中有詳細的記錄。陳佈雷為蔣起草文告最最順利,影響最大,使蔣介石在國內外贏得較好名聲的是抗戰爆發的一些文告,如七七抗戰全面爆發後,7月19日,蔣介石在廬山談話會上發表的《最後關頭》一文,蔣介石慷慨激昂宣佈:&ldo;……如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rdo;,&ldo;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rdo;,這些名句,對於動員全國人民抗戰起了鼓舞作用。最最著名的,是1938年陳佈雷在武漢,在日機轟炸下,為蔣介石起草的《抗戰週年紀念告全國軍民書》,這篇6000字的文告陳佈雷確是傾注了全身心寫就的,當時《大公報》主筆張季鸞評論該文謂:&ldo;淋漓酣暢,在統帥昭告全國之書告中當不能更詳盡於此,篇幅雖長而不覺其冗,氣勢旺盛,通體不懈,是抗戰前途光明之象徵,&rdo;陳佈雷對自己這篇為蔣起草的文告也甚滿意。這篇文告用五種語言,向國內外廣播,海內外各報,一律在頭版頭條刊出,蔣介石的抗戰決心贏得了國內外讀者的讚揚,日本方面由此一方面加緊對汪精衛的誘降,一方面再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