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雲南和遼東(第2/2 頁)
宮不斷磕頭,聲稱可以含笑九泉了。
賈珠讓李守中去遼東施行王道,用傳統的方式實驗能否實現天下大同,如果能夠做成,足以青史留名,也能配得上“文正”之名。
與“文正”相比,國丈的身份不值一提,諡號也是古人控制文人純潔性的一種手段,但是作用不大,至少對於中下層文人而言,沒有作用。
作為賈珠的岳父,李守中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他完全不需要擔心遇到阻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賈珠就是他最大的後盾。
除了名聲以外,他還是李紈的父親,也需要為李紈和賈蘭考慮,所以他就更沒有理由拒絕了。
然後,賈珠就讓他儘快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組建一個管理遼東的班底,不日前往遼東主政。
賈珠叮囑他暫時不用對大乾權貴在遼東的勢力動手,但如果他們主動跳出來阻礙改革,無法無天,違法亂紀,也不用給他們留情面。
賈珠在安排雲南和遼東的事情,隆正帝也不例外。
隆正帝命令史鼐立即帶兵去接管雲南五府,加上史鼐之前打下來的鎮雄府、烏蒙府和東川府,大乾在雲南已佔領八個州府。
但是隆正帝不準備繼續攻打南安郡王和雲南土司了,以後雲南就是大乾和賈珠在南方的緩衝地帶,留著南安郡王和雲南土司也有利於共同抵禦賈珠。
,!
同時命令李叔正帶著江南大營返回金陵,隆正帝已經動了遷都金陵的準備。
將遼東交給賈珠,大乾就只有山海關一個屏障了,如果賈珠要攻打神京,攻破山海關後將如入無人之境。
而且賈珠在北方韃靼還有不小的勢力,如果兵分兩路南下,神京危矣。
遷都金陵後,至少中間能有一片緩衝地帶,便於提前佈置防禦。
況且金陵本就有一個皇宮和六部,遷都金陵不需要大費周章。
隆正帝拉不下臉來遷都,但是可以先將太子送去金陵,等將來太子繼位後,再宣佈在金陵定都就行了。
如果大乾連金陵都守不住,繼續南遷也沒有更大的意義了,畢竟賈珠在南方還有勢力,南北夾擊,大乾危矣。
最後就是召回遼東的官員們,隆正帝也不能給賈珠使多少絆子,畢竟遼東之前就被賈珠實際控制了,黃士俊只掌握了部分行政權和檢察權。
如果臨走之前胡亂搞出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只怕這些官員能不能離開遼東都是一個問題。
隆正帝的這一系列佈置,最難受的莫過於太子李鐸了。
當初為了奪嫡,他付出了那麼多,就連親生母親都犧牲了,沒想到最終得到的卻是一個爛攤子,而他極有可能要揹負亡國之君的罵名。
時也,命也,運也,非個人所能全然掌控,自然之道,非人力所能強求,為之奈何?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呼受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