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陸熙年不禁笑了笑,這林小姐可真有意思。難怪是相聲演員,夠坦蕩也夠大方。
這時候,欄目組組長姍姍來遲,看到他正倚牆傾聽,不禁問道:「陸老師,你在這裡幹什麼?」
陸熙年豎起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他的意思很明白:別打攪裡面的採訪。
第9章 009 困境 以師姐林橋馬首是瞻
其實,《戲曲人生》欄目組根本沒打算為難林家母子兩個。
因為這檔節目的編導藝名叫曾華銘,是杜小龍的關門弟子,也是林橋名義上的師弟之一。
採訪開始前,曾華銘收到了師父的一通電話。老頭子的意思很明白:
一、透過這個節目,澄清林橋離婚單身的事實。這樣一來,她的爸爸系列相聲便能證明是自己原創的作品。
二、澄清她的身份只是他的女徒弟,並不是什麼乾女兒之類。老人家也不想晚節不保。
三、幫助林橋和孩子再次出名。甘霖小劇場是塞不下他們了,杜小龍希望其餘的大型相聲劇場可以接納他們。當然,這要看林家母子自己的本事如何。
雖然有些問題尖銳了點,但說明白以後,觀眾朋友們就會知道:林橋沒有其他的「背景」,純粹是靠著實力在小劇場裡火了起來,才有機會上這個訪談節目。
採訪完畢,曾華銘還留了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母子」兩個各自展露一段才藝。
林橋表演了一段快板書《三打白骨精》:「說的是,唐僧到西天去取經,一路上,師徒四人跋山涉水的趕路程……」1
快板和評書,都是她從小學的才藝,適合這種茶水時間幾分鐘的小表演。
曾華銘一聽這快板打的點子便知道:林橋肯定是其中的行家,而且她的吐詞清晰圓潤,比他那幾個師哥都說的要好。
林橋表演完畢,接下來輪到林國棟小朋友展示才藝,林橋改拿三絃給他伴奏,小朋友開口便唱了一段太平歌詞《十字錦》:「一字兒寫出來一架房梁……」2
小朋友唱的中氣十足,一點都不掉鏈子。曾華銘不禁鼓起掌來:「好,實在是太好了!」
林橋的快板書打的精彩十分,孩子的柳活兒也句句都有韻味。這母子兩個是他主持這檔節目到現在,遇到的最大驚喜!
頓了頓,曾華銘想考一考小朋友,便問道:「你知道這首《十字錦》的來歷嗎?」
但話剛說出口,曾華銘便後悔了。他是聽這孩子唱的太好了,都忘了他實際上才六歲大。這麼小的孩子,能記下這麼多詞兒就不錯了,還管什麼背後的典故?
沒想到,林小朋友不假思索道:「知道。我們相聲這行有位祖師爺叫做朱紹文。他是清初人,靠街頭賣藝為生。以前他在街頭說相聲的時候,有個開場活叫做白沙撒字。就是用漢白玉磨成粉末,然後捻著粉末在地上寫字。還要一邊唱一邊寫,用來圓粘兒……就是用這段表演招攬觀眾來聽相聲。」
曾華銘都聽呆了,林橋趕緊拉了一把爸爸,囧,您可不能再廢人設下去了。
結果林國棟的聲音越說越小:「這太平歌詞《十字錦》就是白沙撒字的時候唱的柳活兒。祖師爺一邊從一唱到十,一邊從一寫到十。觀眾就被吸引了過來……」
「……」曾華銘決定找個新偶像:「林小姐,您是怎麼教育出這樣博學的兒子的?」
「我……」
她囧了囧,爸爸啊,您的六歲娃娃人設已經蹦躂到了爪哇島,我也圓不上場了!
林國棟自己接了話茬:「我小時候……我從四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學這些戲曲知識,媽媽她說什麼我聽什麼,很快就會背了。」
「你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