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林橋也把爸爸拉到了身後,解釋道:「我們這劇場有規矩,舞臺上不能收觀眾的錢。」頓了頓,她建議道:「若是喜歡聽我們的相聲,你們可以帶幾個親朋好友一起過來聽。票價是不會變的。」
「好!」其餘幾名觀眾也答應了下來,大家一起給他們鼓掌。
這樣把觀眾當做衣食父母,並且給予他們最大尊重的藝人,有幾個不喜歡的呢?
伴隨著這幾陣珍稀的掌聲,林橋牽著爸爸的手回到了後臺,接著,他們迎來了另一陣掌聲!
是宋璵璠帶頭鼓掌,「精彩,實在是太精彩了!」
張琛嘆服道:「江山各有才人出,想不到,現在的人才只有一米高。」
程子航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段子編的也好,這屬於地地道道的子母哏,真是活久見!」
子母哏是對口相聲(兩人對著說的相聲)的表演形式之一,不分逗哏和捧哏的區別,兩者互相在臺上對話,地位是平等的,並且透過互相爭辯砸掛來組織包袱。
林國棟想了想:還真別說,兒子和媽媽搭檔,這不就是最地道的「子母哏」麼?
想到這裡,林國棟使了個眼色給女兒,悄悄道:「回去以後再改改劇本,以後咱們走子母哏的路子。這也算是一種特色了。」
林橋心領神會,爺爺在世的時候曾經說過:學藝的人最怕沒有風格,隨了市場的大流,那樣觀眾根本記不住你。
他們父女兩個如果能在相聲「子母哏」這個領域裡探索出一片天地來,也算是有了精準的藝術定位,以後也不怕被取而代之。
這會兒的功夫,下一場節目開始了,輪到了程子航和張琛這對搭檔演出。
可他們的包袱並不響,臺下的觀眾還在起鬨,要求林家母子兩個返場再說一段。
張琛十分鐘便下來了,無可奈何道:「林師姐,你上去返場唱一段吧,這五個觀眾鬧出了五十個觀眾的架勢來。」
「我們唱一段什麼好呢?」
林國棟和閨女商量來著,一般相聲表演結束的時候,確實要唱一段來收尾。
「唱一段《探清水河》吧。」林橋看後臺有一把三絃琴,便招呼上爸爸:「你來柳,我來給你伴奏。」
林國棟欣然同意,他年輕的時候柳(唱)是一把好手,女兒也是從七歲開始學習三絃琴,這可是他們父女的拿手絕活。
回到更衣室,林橋換了一身大紅色的旗袍,林國棟換了一身鵝黃色的褂子,兩人手牽手重新站在了舞臺上。
場子再一次響了起來,林國棟拔開了嗓子:「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酥酥嫩嫩的童子音色清澈高昂,一下子就抓住了臺下觀眾的心。1
一曲落幕,林橋抱著爸爸下了板凳,一大一小再給五位觀眾都鞠了一躬,感激他們的捧場。
「好,小小的娃娃唱的這麼好,以後定是個巨星!」
「這林小姐雖然不出名,但人漂亮,這三絃彈得也漂亮,真是不可多得的才女!」
「小朋友,明天你可一定要來說相聲,姐姐我帶宿舍同學來看!」
林橋這才鬆了一口氣,第一次登臺表演算是圓滿落幕,這還多虧了爸爸一直給她做心理輔導,才讓她鼓起勇氣上臺。
回到後臺,只見鄒華傑舉著個攝像機,還告訴他們:「師姐,我把你們的相聲和太平歌詞都錄了下來,待會兒剪輯剪輯,發到北京相聲愛好者的群裡。就這個真子母哏的範兒,以後一定會火的!」
林國棟十分專業地回應道:「但我們這齣本子不是按照子母哏來編排的,捧哏和逗哏的臺詞不成比例。橋橋,回頭你改改劇本。多組織點我的包袱。」
「……」
後臺四個大男人沉默,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