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哪怕兩家結了親,但是史鴻畢竟姓史,哪能分到多少呢,因此,在得知林如海將要進京的時候,史鼎便下了決心,哪怕被人說成是挾恩求報,也要讓林如海收下史鴻。等到林如海應下來之後,史鼎才算將心放了下來。
這段師徒關係在兩家半帶算計,半帶真心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也算得上是皆大歡喜。林如海看了看史鴻拿過來的平常的功課,也是頗為滿意,史鴻明顯是勤奮型的,字在這個年紀,也算得上出彩,詩詞略顯中規中矩,不過也算得上可以。其實前朝跟本朝,也沒出過什麼特別突出的詩人,有那麼幾個,詩詞也只能說是比同輩人強上一些,比起唐宋那會兒詩詞的輝煌,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史鴻基礎很好,林如海如今也沒有太多精力,全力培養出一個學生來了,史鴻這樣的,只需要略加點撥便可,他也明白,史鼎之所以要史鴻拜師,主要還是希望讓史鴻得到文官階層的認可,自己身後無人,既然希望史家能幫忙照應女兒,自然要投桃報李。
林如海在史家待到下午太陽快要西沉的時候才離去,臨走又囑咐史鴻不得懈怠了功課,到了休沐日,便帶著這段時間做的文章去林府給他點評,史鴻自然點頭答應了,又一直送到林如海的馬車拐了彎,這才轉身回了家。
史鼎心情很好:“如海是個信人,既然收了你所弟子,自然便會幫你打算,為父總算心放下大半了!”
“父親費心為兒子打算,兒子實在是慚愧!”史鴻心中暗歎,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為了兒子的前程,兩個父親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史鼎笑道:“傻小子,為父就你一個兒子,你也不是跟你三叔家的堂哥一樣扶不上牆的稀泥,我不為你打算,為誰打算呢!不過,為父暫時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以後的路,還得你自己走,要是你有個探花做先生,將來卻連個進士也考不上,那才叫貽笑大方呢!”
“兒子定不會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史鴻誠摯地說道。
“你一向是個有主意的,自己心裡有數就好!”史鼎欣慰道。
第 52 章
既然拜了師;史鴻自然不會浪費這個機會,經常會往林府過去。史鴻是個會做的;嘴巴也甜,也時常會有些小東西孝敬,雖說不值多少錢,卻是心意。林如海也很盡心;他本就是世家子弟;除了讀書之外,別的上面也很有一套,除了教導史鴻八股詩文之外;也會教他賞鑑古玩字畫什麼的。史家一家子多半是粗;琴棋書畫裡頭;史鴻也就是書法還拿得出手,圍棋上輩子也就是網上混了個業餘水準,畫也就是上輩子談戀愛的時候,學了點素描還有那種漫畫的畫法,別的那是半點不懂的。
這會兒就能看出林如海的博學多才來了,家簡直就是那種除了生孩子不會,什麼都會的全才,不過他也不要求史鴻一下子就惡補成高手,只需要懂得一二,會看會聽,能說出點門道來就是了,史鴻科舉是為了做官,又不是真的要追求什麼風雅,這些東西,感興趣的話,可以慢慢練,不感興趣的話,知道一點也就成了。按照史鴻的理解,這些算是敲門磚,證明是文學青年,而不是土鱉,有了證明,那就一切都好說了。
史鴻很快就上了手,不過他除了對下棋還算有興趣之外,彈琴畫畫什麼的,實是缺少這個天賦,林如海乾脆直接教他如何賞鑑品評,這些其實是不需要自己也精通的,就像是那些美食家,也沒幾個真的是高階廚師一樣。
林如海對史鴻盡心盡力,史家那邊很快也給林如海帶來了好訊息,雖說史鼎秦夫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林如海寧可大費周章給自己的女兒找教養嬤嬤,卻不直接續個弦,不過秦夫還是盡力自己的圈子裡面打探,有沒有合適的選。
秦夫運氣好,居然真的很快找著了一個。
說起來這事跟林如海掀開來的鹽政上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