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史鼎聽了,也是皺皺眉,本來還想著是不是讓史湘雲多來自己家,好跟自己的兩個女兒多親近親近呢,如今看起來,還是算了,免得將自己的乖女兒都帶壞了。
秦夫人要的就是這個態度,史湘雲對自己的兩個女兒有些心思不善,她可不想留個白眼狼,還得好吃好喝地養著。
過了兩天,方夫人便派人過來接史湘雲回去,誰讓三房襲了爵呢,自然,大房唯一的遺孤,得歸他們管,若是他們將史湘雲留在忠靖侯府,日後難免有人會說些閒話。
史湘雲很捨不得,不過她這麼一丁點大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只得眼淚汪汪地回去了。秦夫人又額外送了史湘雲一些小女孩用的髮釵釧子什麼的,臉上掛著笑,說著一些客氣話。
很快便到了年三十,史鼎主持了他成為族長之後的第一次祭祖,史鴻作為二房的長子也跟在了史鼎身後。參與祭祖的除了史鼎和史鼐兩房還有史家留在長安的不少族人,祭祖的規模很是不小。
長安這邊的祠堂是史家封侯之後才建的,如今不過百年的光景,宗祠看著很是肅穆,上面掛著史家宗祠的牌匾,院子裡面也已經擺好了各類祭器,一家子按照身份地位陸續進了祠堂,史鼎主祭,史鼐陪祭,雖然史澤和史鴻還小,史清也是庶子,但是畢竟是史家這一代的男丁,又有長安族人中水字輩的族人跟在後面,一起獻爵獻帛捧香祭拜。
史家並不是什麼底蘊深厚的大家族,前朝的時候也不過做了不到百年的土財主,也沒那個臉面給自己找一個名頭響亮的祖宗,不過,史家祠堂裡除了開國的老侯爺以及他的直系子孫之外,還有一大堆族人的牌位,密密麻麻放了好幾排,據說這還不是全部,全部的靈牌應該還在金陵的祖祠裡頭。史鴻終於明白為什麼說“阿房宮,八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了,史家這個家族實在是枝繁葉茂,族人眾多,也難怪金陵那邊雖然有不少祖產,但是每年能夠送到侯府的卻不過只是些土產罷了,少有錢糧,即便是如此,金陵那邊日子過得比較滋潤的族人也就是與侯府血緣關係還算比較近的幾房,另外一些族人若是自家沒有多少家產,也就是靠著每年族裡面按人頭髮放的錢糧勉強度日。族人一年比一年多,花銷自然一年大,因此,即便是當初侯府窘迫到了極點的時候,也不敢將值班在金陵那邊的產業變賣,那是會絕了不少族人生路的。因此,除非萬不得已,史鼎史鼐他們只能當做金陵那邊的產業沒有了!
史鼎作為主祭讀了祭文,先是追憶祖先如何艱難,篳路藍縷,創下如今的基業,如今家族興旺,又承蒙祖先庇佑,自家沒有墮了祖先的威名,得以封侯拜相,請祖先繼續保佑自己這些子孫,讓他們也要有出息云云。要不是當著一眾族人的面,史鼎就差直接跟祖宗說,我兒子明年就要參加科舉了,你們在地底下一定要保佑我兒子金榜題名,最好能夠連中六元,將來也好更加光宗耀祖,到時候,咱們史家就不是什麼武夫,而是向書香之家轉型了。
唸了祭文,又去正堂拜見先祖的遺像,史鴻抬頭瞄了一眼,不得不說,這年頭的人像實在分不清楚誰是誰,更坑爹的是,除了放置的位置,史鴻發現掛在那裡的好幾副畫像粗一看上去,幾乎是一模一樣,尤其是那幾張穿著朝服的相,都是侯爵,衣服的花紋規格都差不多,看長相或許只有鬍子長短不同?天知道,史家故去的祖宗怎麼會留著長髯,起碼史鴻是親眼見過史侯的,史侯雖然留了鬍子,可是絕對沒有畫像上那麼長。那幾幅穿著常服的畫像反而要好一點,畢竟,朝服一樣是規矩,常服總不可能也一樣。就在史鴻腹誹這年頭的畫匠的藝術水平時,族人們已經按照輩分各自站成一排,史鴻趕緊在史澤旁邊站定,之前準備好的祭祖用的菜品從外面一一傳進來,史鼎親手擺放好,又拈香下拜,族人們這才一齊跪拜下來。
按照程式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