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2/2 頁)
本的黃金量。馬可曾做過三年的揚州宣慰使,在中國居民的眼中他可能是與韃靼人差不多的外國人。他也很可能曾出使過印度。中國史書上提到,1277年,有個叫波羅的人曾做過中書省的官員,這正是對馬可故事真實性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證明。
《馬可&iddot;波羅遊記》的出版,對歐洲人的想像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歐洲文學,尤其是那些15世紀的傳奇小說中,經常提到《馬可&iddot;波羅遊記》,提到中國、北京等詞。
兩個世紀後,在《馬可&iddot;波羅遊記》的讀者中有一個熱那亞的水手克里斯多福&iddot;哥倫布,他產生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念頭,計劃向西繞地球航行到達中國。在塞維亞至今還儲存著哥倫布批註過的《馬可&iddot;波羅遊記》。這個熱那亞人的思想之所以會轉向這一方向,其原因有很多。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佔領之前,原是東西方世界之間的一個公平的商業貿易中心,熱那亞人一直在那裡自由經商。而熱那亞人的勁敵拉丁系的威尼斯人是侵略希臘的土耳其人的同盟者和支持者,因此,當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佔領後,開始對熱那亞的貿易採取不友好的政策。其次,被人遺忘已久的&ldo;地圓說&rdo;漸漸地在人們的心中復活。向西航行可以到達中國的想法正是一個相當明顯的證據。這種想法得到了兩件事情的支援:一是羅盤針的發明,人們在航行中不再依賴晴朗的夜晚,透過觀察星象來決定方向;二是諾曼人、加泰魯尼亞人、熱那亞人和葡萄牙人這時都已開始遠渡大西洋,到達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