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2/2 頁)
;並且如羅吉爾&iddot;培根所說的那樣,翻譯得如此拙劣‐‐恐怕也會發出同樣的感慨。
為了防止入獄或更可怕的事情發生,除了在表面上以正統派做了必要的掩飾外,在他的著作中,培根始終向人類大聲疾呼:&ldo;不要再受教條和權威的統治;看看這世界吧!&rdo;他指出了愚昧的四個主要來源:尊崇權威,墨守成規,無知群眾的判斷力,以及人類自以為是的劣根性。只要能夠克服這四方面,一個強有力的世界就會呈現在人類面前。
&ldo;沒有劃手的用於航行的機器將會出現,這樣的大船適合河流和海洋,由一個人駕駛,但比裝滿劃手的大船速度更快。同樣,車輛也可以不用畜力,而是自動運轉,就像我們相信古時戰爭中有裝滿鉤刀的戰車。飛翔的機器也是可能的,一個人坐在裡面操縱某種裝置,人造的翅膀就會像飛鳥在天空中飛翔。&rdo;
儘管培根這樣寫,但是人們開始系統的探索他所清楚意識到的存在於人類事務黯淡的表面下的潛在的力量與利益,仍有三個多世紀的時間。
但是撒拉遜世界不僅給基督教國家帶來了哲學家和方士的刺激,還帶來了造紙術。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紙使歐洲理性的復活成為可能。紙起源於中國,在中國,紙的使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公元751年,中國人曾經襲擊撒馬爾罕的阿拉伯穆斯林,但是被擊敗。被他們俘虜的中國人中有幾個擅長造紙的,阿拉伯人從他們那裡學會了造紙術。9世紀以來的阿拉伯紙質檔案至今仍儲存著。造紙術不是透過希臘,就是在基督教征服西班牙的過程中透過佔有摩爾人的造紙作坊傳入基督教國家的。但是在基督教統治下的西班牙,其造紙業被大大的破壞了。直到13世紀末,基督教歐洲才造出了上好的紙張。這之後義大利的造紙業開始領先世界。到了14世紀,造紙術才傳到德國。直到14世紀末,紙張的豐富及其價格的低廉才使得書籍的印刷成為可能的商業領域。於是,印刷術的出現就是自然和必然的了,因為印刷術是發明當中最容易理解的,從此,世界理性生活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更加豐富多彩的時代。知識不再是從一人的思想到另一個人的思想之間的涓涓細流,而是千萬人思想參與其中的廣闊的洪流。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