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芬格斯(第2/4 頁)
也只是暫時失去了活性,一旦條件合適就會復甦再生。
芬格斯的第二種形態則是菌人態,呈現巨大的類人外觀,頭部是菌類傘蓋的形狀。
這一形態攻擊力最高,防禦力最高,但生命力較低,破壞傘蓋核心部分後就會死亡。
伊庫琳取出一個新的透明瓶子,裡面裝著一塊紅色寶石碎片似的東西。
“這就是它們的‘核’。”她道,“核的顏色和狀態和那名芬格斯的進食狀態有關,但一般都比較脆弱,硬度和蟲族內骨骼差不多,常規的槍械武器就能將其擊得粉碎。”
在古代,芬格斯的核是一種貢品寶石,現代也有很多富豪喜歡收集核。
它們不算多漂亮,但本身附帶的血腥象徵意義就已經足夠讓智慧種趨之若鶩。
“在戰場上,我們通常看到最多的還是菌人態。”伊庫琳說,桑絲補充了個玩笑,“——畢竟你不能指望弱智的菌絲操控武器。”
至於芬格斯的第二種形態,就是和其餘宇宙種族相似的人形態了。
菌人形態的芬格斯沒有發聲器官,說不了話,所以當涉及到外交場合,它們就以人形態出現。芬格斯的人形態也挺好辨認的,它們的體表面板總是會有菌絲紋路。
芬格斯自稱這一形態智力最高最穩定,不過外族至今都不太清楚芬格斯的人形態解剖特徵是什麼樣,因為它們在被攻擊的瞬間就會轉化為其餘兩形態。
說來有趣,《星與》裡對芬格斯這一大反派種族,描繪得並不詳細,“工具人”屬性很足,連它們的二大形態都沒有介紹。
玩家們懷疑梵歌公司壓根就是邊寫邊編,不過戀愛遊戲嘛,能邏輯圓上就行了,劇情要求就不那麼高。
大家都戲稱芬格斯是菌子人,還叫囂著要抓來燉湯滋補。
令如律舉起玻璃瓶,轉動觀察:“感覺看起來和我們平時吃的蘑菇也沒太大差別。”
她承認,自己也對玩家們的玩笑有點好奇。
但現實裡,試圖服用芬格斯族的肢體絕對是一種作死行為。
“它可比我們吃的蘑菇危險多了。”
身為醫生的廖嫻發出不贊同的聲音,“幾乎每個芬格斯
個體都有毒,毒素強勁極難拔除,有致幻效果。而且和普通毒蘑菇不同的是,如果吃進去的菌絲還有活性,哪怕只有一個細胞,它也會瞬間在蟲族的體內繁殖起來,感染程度一旦超過60,就連神仙也難救了。”
令如律放下瓶子,好奇地問道:“也就是說,不超過60的話就還有救嘍?那這個過程需要多久?”
“目前最久的案例,病人撐了半個月。”廖嫻回憶道,“那位病人的精神力有ss級,是個兵蟲。如果是普通蟲的話,感染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平均時間大約是二天。”
令如律點點頭,又指了指瓶子上的標籤:“為什麼標籤紙說這是芬格斯,沒有標註具體小種類?”
她記得課本上說的:自然界的菌類外觀千姿百態,芬格斯也同樣。它們種族內部形態的差異甚至比翼獸族還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令如律前世地球上的哺乳類動物大約有4000多種,已知的真菌卻有十幾萬種。
然而和翼獸族不同的是,芬格斯相當團結。
它們的種族渾然一體,彼此親密無間,根本不會發生內鬥,甚至比蟲族還有集體意識。
“因為標註也並沒有意義。”客綠姝推了推眼鏡,“智慧種對敵人分類是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對付它們,可是芬格斯族卻並不會因為外觀不同而呈現不同特質。”
這一點曾經困擾了帝國很久,要知道,芬格斯個體之間的確存在毒素差異,可是大量的樣本資料表明,這種差異和它們的種族細分毫無關聯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