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極致的手速(第1/2 頁)
“我再給大家看一個影片吧?小宋,放給大家看一下!”韓主任不緊不慢。 宋子墨上臺,把一個隨身碟插上電腦,開啟裡面的一個影片。影片沒有剛才的清晰,但還是可以看得清楚。 一個醫生,帶著手套,沒有穿手術衣,只是穿著洗手衣,場地好像還是野外,因為病人躺在地上,醫生是跪著的。 醫生簡單地給病人胸部消毒鋪單,鋪的是一層孔巾,平時做小手術,比如清創縫合用的。 鋪完後,一刀從左側肋間切開,然後用開胸器撐開了胸腔,血湧出來,他接過助手遞來的刀,在裡面切開心臟包膜,又接過持針器,在裡面做了縫合,整個操作在鮮血中完成,很快,手術就這麼結束了,血也不湧了,最後閉合切口。 這個影片好像沒什麼呀,從頭至尾,短短的三分鐘多一點,什麼也看不到。 韓主任站起來,走到講臺上:“很多人沒看明白?這是藤原正男還是講師的時候,也就是主治醫師的時候,做的一臺手術,這臺手術就是在事故現場做的,整個手術三分二十四秒,一個心臟破裂的病人,開胸,開啟心包,縫合心臟上的破口,閉合切口,全程三分二十四秒。大家想想,三分二十四秒,消毒夠嗎?開胸夠嗎?到處是血,能找到心臟的破口嗎?在血如泉湧的情況下,如何縫合心臟上的破口?那是事故現場,沒有任何輔助裝置,完全徒手手術,靠的就是極致熟練的外科技巧,大家想想,給三分二十四秒,縫合一個手指的傷口夠不夠?這臺手術成為創傷急救的經典範例,至今無人超越,這個影片在美國、歐洲的創傷外科高階培訓課程上,被反覆播放。” 心臟破裂!居然三分多鐘完成了,真是極致的手速,過人的勇氣和心理素質,這種外傷一般都在現場死亡,因為事故現場等待救援需要時間,由現場到醫院,又需要時間,這個時間足以讓此類病人失去搶救機會,除了藤原正男這種怪胎,沒人有勇氣,也沒人有這個能力,在現場做這種手術。 “這個影片將創傷急救手術發揮到了極致,藤原正男本人現在是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的教授,骨科的主任教授,他培養很多醫生,其中有幾個天才外科醫生,比如年輕一代高橋,這次學術會大家會見到他,他做脊柱不管前路還是後路,一般半個小時就行,幾乎不怎麼出血,危急時刻修補大動脈用時不超過兩分鐘,已經達到他老師的水平了。距離會議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楊醫生會帶著大家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培訓,從手術操作、急救流程到團隊的協作,希望透過這次培訓,大家的水平上一個臺階,譚主任,你再給大家講解一下剛才這個影片吧?” 韓主任坐回座位休息,這時候,麻醉師、手術室護士長、護士、急診科的醫生護士都陸陸續續進來,下一步是關於學術會的議題。 夏院長也進來了,他招招手,老韓出去了,兩人到老韓的辦公室坐一會。 夏院長高興地說:“小楊的編制問題已經解決了,到時候人事部有專人指導他填寫入編的一些資料,這次是專門申請一個編制給他。” 在G市,大醫院入編非常難,博士的檔案都要在人才市場,流轉一到三年,才有可能入編,還是可能,碩士沒有綠色通道,基本上沒有希望,有些醫院入編遙遙無期。 現在一個編制非常珍貴,這也是舊體制留下的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沒有辦法,編制涉及到待遇、地位和退休工資,總之有沒有編制,天差地別。 一些醫院說已經取消編制了,但是不徹底,只是大部分人拿不到編制,還是有人可以拿到,這些極少數的人就是擁有大能量的人了。 像楊平,碩士,要不是特殊人才,要在三博弄一個編制,不可能的了,夏院長和韓主任為了穩住人才,費盡周折,專門為他要了一個編制過來。 “是呀,待遇不跟上,怎麼能夠留住人才呀?” “這小夥子,老韓你要好好穩住,不能被人挖了牆角,我可聽說附一那邊有動靜呀。” “放心吧,挖不了。” “不能大意,你心裡要有數,千萬要穩住人,老蘇愛才是出了名的。” 夏院長又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