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霖王其人(第2/3 頁)
。
韓青雲是梧平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秀才,還是小三元,極有希望入仕,哪怕只能做個縣丞,在縣城也能護住他們呂家。
可惜韓青雲考中秀才後就再無寸進,呂有田倒也不怪韓青雲。這孩子天分好,人也努力,只是考運不濟。
韓青雲十七歲時第一次參加鄉試,在路上受了風寒,到了府城又水土不服。堅持挺過第一場考試後,第二場考試還沒進結束就倒在了考場上。
韓青雲第二次鄉試,提前了十天到府城,這一次沒有生病也沒有水土不服。
可倒黴的人喝涼水都得塞牙縫,韓青雲臨考前被一輛馬車撞倒,右手大拇指骨折。
雖然及時找大夫做了處理,沒有留下後遺症,但是在考場上,韓青雲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都會的試題,忍著疼也寫不了幾個字。
三年前,韓老秀才過世,韓青雲需要守孝,上一次的秋闈就沒參加。
只盼著明年的秋闈,韓青雲能“青雲直上”。
想起往事,呂有田嘆了一口氣,向韓青雲說了他所知道的事情。
先皇帝惠仁帝只有三子一女。
安寧公主也就是現在安寧長公主,是皇后所出,也是皇后唯一的孩子,深得惠仁帝喜愛。十七歲時下嫁了當年的探花郎,如今已經二十二年了。
皇長子就是霖王李兆英,今年三十七歲,只有一位王妃——謝氏,沒有側妃也沒有妾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霖王與謝王妃育有三子,只是幼子剛出生就夭折了,另外霖王還收養了一位戰死副將的遺孤為義子。
霖王文武雙絕,很得先皇的喜愛。
有傳言說,先皇早就擬了立太子詔書,太子就是這位霖王,但是這詔書誰也沒見到過。
除了霖王,惠仁帝另外兩個兒子分別是慶王和安王,他們都只比霖王小了兩三個月。
慶王,封地禹城,與霖王關係極好。
少年時,慶王便常常纏著霖王一起讀書習武。哪怕後來兩人均已封王去往各自的封地,每年年底回到京城後,慶王還都要賴在霖王府。
安王自小身子就弱,比不得兩個哥哥,只能從文,不能習武。但是他的文嘛,據說連慶王都比不上,跟霖王就更差遠了。
安王封地巴蜀郡,但他身體不好,常年都在洛城養病。封地只是兩三年才去一次罷了。
大裕國是馬背上打來的天下,建國四百多年,歷經二十六位皇帝,幾乎每任皇帝都是武藝不凡,軍功赫赫。
霖王是惠仁帝的長子,也是三位皇子中武藝最高的,他十三歲時就開始上戰場,作戰勇猛且極有章法,在軍中深得人心。
大裕國叫得上名字的將領,基本都對他十分欣賞拜服。
霖王十六歲時就封王,封地薊陽雖然苦寒又常年乾旱,但薊陽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是全國一半的馬匹都在薊陽,薊陽還有佔到全國三成產量的鐵礦。
薊陽是大裕國的邊境,駐守薊陽邊防的是全國最精銳的百萬大軍。且薊陽民風彪悍,百姓又體型高大,幾乎全民皆可兵。
大裕國曆代帝王,都是先封王,在封地上歷練,待被封為太子後,就要立即返回京都洛城。
霖王封王之後,卻被先皇特賜,每年可有三個月留在洛城。要知道大裕國曆來的皇子一旦封王,至多也只是在過年的那一個月,才被允許留在京城。
先皇沒有嫡子,霖王的母妃是後宮位份僅次於皇后的齊貴妃,外家是關中大族齊家。齊家在朝廷中雖沒有一二品高官,但三到五品的官員極多,這是百年世家的底蘊。
霖王本人天縱英才,他在薊陽既要防守羌族、北戎、燕國對大裕國的侵擾,還能將薊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