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頁(第3/4 頁)
言官們緊盯著此事不放,他就是想護住周萬全,也是力不從心。畢竟大理寺並不是鐵桶一塊,也還有左右兩位少卿制肘,也不知怎麼回事,平時候總是以他馬首是瞻的右少卿馮繼文,完全就是吃錯了藥般,在周萬全這個案子上,居然親力親為,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範鴻儒無論是暗示,還是明示,都裝聾作啞,氣得夠嗆。
而周萬全的太太則是一天三回地大哭大鬧,身為刑部侍郎,又替範鴻儒辦過不少不為人知的事,範鴻儒也是真心要救周萬全的。耐何時不待他,就算他極力給周脫罪,卻也架不住左右兩個少卿的咄咄相逼。
在長達一個月的拉劇大戰裡,周萬全最終沒能保住性命,死在牢獄裡,原因是畏罪自殺。
雖然這個理由沒有多少人相信,但也無人提出質疑。周萬全最終以畏罪自殺、抄其家財、周家三代內子孫不得入仕結案。
雖然後來有周太太在午門擊鼓鳴冤稱其&ldo;死得冤枉,是因為知道得太多,被範鴻儒殺人滅口&rdo;,但因無實質證據,這事兒也是不了了之。
範鴻儒知道後氣得在幕僚面前破口大罵:&ldo;老夫費了姥姥的勁兒保他性命,他自己等不及想要早死,怨得老夫人麼?&rdo;
幕僚們就寬慰範鴻儒,稱周死了就死了,周太太那些流言也只是流言而已,沒有實質證據,就是皇上也不會治他的罪的。
範鴻儒長長一嘆:&ldo;話雖如此,可老夫頂著個殺人滅口的名聲,聖上那兒怕是已被打入冷宮了。&rdo;然後又是對周萬全夫婦咬牙切齒的咒罵。
試想,真心實意付了巨大代價相幫,得不到感激反而還被罵得狗血淋頭,落了一身騷,任誰都無法心平氣和。
再加上,經過周萬全一事,範鴻儒又還發現,他在大理寺的權威,並不若想像中的那麼高。一想到兩個少卿對自己的陰逢陽違,範鴻儒又是胸悶氣短。
但更令範鴻儒氣憤的是,新任刑部侍郎賀萬群並非自己的人馬。此人一上任,就把刑部裡範鴻儒安插的人馬幾乎清理乾淨。這不得不令他警惕政敵的猖獗勢大。
這期間,兵部尚書左向榮因病致仕,而接任者,不是兵部侍郎,也非軍方要員,而是吏部左侍郎凌峰。
堂堂六部尚書的任命,向來是重中之重。聖上在朝堂上與百官商議,方公以及左向榮都提議由凌峰接任,稱其無論出身還是資歷,都是不二人選,並得到大半朝臣認可。
儘管範鴻儒持反對意見,但皇上聖意已決,不好過多違逆聖心,也不好再說反對之話,使凌峰懷恨於心,只得違心同意。
凌峰伏地叩謝聖恩,下了朝後,在接受眾多恭賀之際,對範鴻儒露出個挑釁得意的笑容。
範鴻儒眼前一黑,幾乎栽倒在地。等緩過氣後,這才向方公緩緩問道:&ldo;凌大人接任兵部尚書,倒也是眾望所歸,只是,吏部左侍郎的位置,方公可有囑意人選?&rdo;
方知禮悠然一笑,朝皇城方向拱了拱手道:&ldo;六部實權要員,內閣雖有建意權,但仍是由聖上作主的。&rdo;
範鴻儒點點頭,含笑道:&ldo;這倒也是,我倒是覺得河北巡撫於正臣不錯。為人正直,乃王佐之才,可堪大任。&rdo;於正臣是吏部左侍郎侯選人之一,也算是範鴻儒的人。
方公笑著附和了兩句,也肯定了於正臣在何北的政績。
範鴻儒暗自焦急,方知禮雖然肯定了於正臣,但也並不看好此人,不由道:&ldo;此番吏部選出來的三位候選人,範某最是看好於正臣。此人年富力強,處事老道,又有在地方上的治世經驗,在民間素來有聲望。另外兩位候選人不是不好,但範某覺得,好像又還差了點資歷。方公以為呢?&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