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只能信你了(第1/2 頁)
“我記得。”孟長青說,“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人的力氣和精力只有那麼多,如果讓他們過度勞累,反而做事沒有效率。” 衛方耘站起來走了兩步,猛然想起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問過孟長青,“你在京城的事情我沒有多打聽,不知道你在京城這些年,有沒有跟著工部學過。” “沒有。”孟長青回答的非常利落。 “那你怎麼敢!”衛方耘險些被自己氣暈,為什麼看到那本公文就昏了頭。 “天底下沒有同樣的工程。”孟長青說,“就算是建過皇宮圍牆的人,也不見得就能建好北山縣的城牆。” 衛方耘大口大口吸氣,“你說的有道理,但要造城牆的人,至少要知道城牆的結構是什麼樣,如何建上去城牆才不會塌。” “這個我是知道的。”孟長青說,“叔父,我做了七年太子伴讀,還是跟太傅學了些東西的。” “如今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相信你了。” “叔父,此事辦不好,我提頭來見。” 衛方耘擺手,“不用,到時候咱倆的頭得擺一起。” 孟長青從官服袖袋裡掏出一個長長的布袋。 “這是什麼?” 孟長青開啟封口,取出卷在裡面的紙張,“是城牆的圖紙。” 衛方耘接過去看,發現她這圖紙還是畫的挺像那麼回事。 一般來說,大梁的城牆都是以夯土為內在,表層加磚,內設馬道。 但邊關的某些城牆,外牆不變,內牆會改成斜坡,一來節省工時,便於建造,二來戰時利於兵士快速登牆,這種牆叫戰馬牆。 孟長青給出的圖紙,就是普通城牆加戰馬牆。 上面標註了各項尺寸和距離。城牆高六尋半,下部寬三尋,上部寬兩尋半,每隔四里建一里戰馬牆。 “初步就是夯土城牆。”孟長青說,“等它連上宏甲縣的城牆,再做外表的磚石部分。” 衛方耘點頭,“還算有些計劃。孩子,我最後問一遍,這件事情交給你,你有能力做好嗎? 如果你說能夠,那我就不讓別人去指手畫腳了。 但你要是覺得忙不過來,我可以讓宏甲縣的花大人去幫你。” “多謝叔父的好意,我能夠辦好這件事。”孟長青緊跟著就問,“宏甲縣最近沒事嗎?” “今年的捷丸不知道發了什麼瘋,大部分燕軍都調去對付他們了,所以宏甲縣暫時沒事。” “既然如此,那從宏甲縣調些兵借我用用吧。”孟長青說,“我缺看守啊。” “沒問題,你不說我也要從那邊調。”衛方耘說,“時間不早了,北山縣要是沒事,你就留在府裡休息,明早順道把徵役公文帶去楊門縣。 你要借楊門縣的地,出於禮貌總得去跟茅大人打聲招呼。” 孟長青在涼州府住了一晚上,時隔多日,總算是睡上床了。 可惜這床睡的不舒服,半夜湯婆子冷後,她就被凍醒了。這種地方,火炕才是王道,等她城牆建好,做縣衙門的時候,必須給自己盤個炕。 她把自己的衣服全壓在被子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熬到天亮。 八方把熱過的餅遞給孟長青,“少爺,還真被你說中了,知府衙門是真不給飯啊。” “想吃這裡的飯,怕是要等兩個月後了。”她捲起餅幾口吃完。 “孟大人。”李亭站在房門口,“屬下跟您一起去楊門縣。” 孟長青拍掉手上的餅屑,紮緊棉襖外面的腰帶,“走吧。” 她幾次路過楊門縣,卻從沒去過楊門縣的縣衙。 如今跟著李亭來到門口,見它雖然不大,但起碼有牆有頂,有窗有門。 衙役通報過後,茅春芳來的很快,“孟大人,李捕頭,兩位來的真早啊!” 李亭沒多留,送了公文就走。 茅春芳看著公文連連嘆氣,“不是我抱怨,這幾年勞役太多,百姓們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如今又徵,只怕有不少人要往山上跑了。” “茅大人,那三個條件一同張貼出去,還會有人跑嗎?” “官府怎麼說是一回事,百姓怎麼看又是一回事。”茅春芳說的很實際,“我一看就知道,這三條是你小孟大人提出來的。 先說這第二條,你讓婦人去,有幾個婦人願意去這種人員混雜的地方?她們自身不願意去,她們的丈夫更是不放心她們在那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