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罌粟,還是大麻?(第1/2 頁)
過了一會,遠信貪婪地看著畫本,嘴裡不住地感嘆:“居然真有一百單八種姿勢,怎麼想出來的,真才子也!這畫的也精緻,一看就是大家!還是彩印的,嘖嘖,實乃珍品也........”
範山沒想到王有志在青樓教科書的基礎上整理出版的繡像一百單八式,居然對高僧遠信有這麼大吸引力。他本來只是覺得遠信會喜歡,沒想到他居然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當然遠信畢竟是有道高僧,還是有一定的定力的。他把玩了一會,戀戀不捨地把書藏好後,對範山說:
“阿彌陀佛。施主見笑了。老衲見此物歡喜如斯,也並非好色。原因有二:一是此物可以助我磨鍊心性,看得越多,便越能守住本心,不受美色誘惑;二是最近有番僧進房中術,號為‘歡喜禪’,還有秘藥,頗得今上歡心,已經得了紫色袈裟。
女真貴人們都紛紛將其奉為上賓,甚至引入內宅指導房事。這讓老衲感到壓力很大啊。”
遠信說到最後,想想自己這大半年挖空心思,又是講佛法,又是解說卦籤,還有各種故弄玄虛,好不容易才弄個寺廟的首座。而這番僧,就憑著搞這些下三路的事,居然已經得了紫色袈裟,眼看就可能榮升國師。
人比人氣死人啊。他說著說著,觸動傷心事,竟然帶了哭腔。
見遠信這般模樣,範山這麼善於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也不由自主的笑了。原來金國的上層喜歡這個,想想也不奇怪。他們本來是半原始部落,忽然佔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不縱情於聲色犬馬才怪呢?
那迷藥多半是一種春藥,這個不難,江南青樓裡有的是,而且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如果能讓金國權貴都沉溺於酒色,倒是削弱金國的一條捷徑。遠信就是一個引導金國權貴進一步墮落的好工具。
想到這裡,範山不由得面帶微笑,走到遠信身旁,輕輕地撫摸著唉聲嘆氣的大和尚的後背,柔聲說道:
“大師無憂,這個容易!你想要什麼樣的,小生就幫你搞到什麼樣的。有小生相助,那番僧說佛法,不如大師;他搞這些房中術和春藥,肯定也不如大師。”
遠信大智若愚,搖頭說:“不可輕敵。那番僧從西域弄的秘藥,非我中土的五石散可比。據說吃了後就飄飄欲仙,如登仙境,妙不可言,可以夜御十女。
五石散吃了後,全身燥熱、頭痛、目眩、腹脹,有人還會嘔吐以及耳鳴。而這番僧的秘藥,完全沒有這些症狀,還可以治療很多病痛。”
罌粟粟?還是大麻?範山是個懂行的,一聽就知道不外乎這些東西。他在臨安的時候,曾有大食商人進獻罌粟粟,被王有志聯手王繼先狙擊。這東西唐朝就開始有番邦進獻,當時叫阿芙蓉。
宋朝管這東西叫罌粟粟。這麼叫,不是宋朝人好發嗲,喜歡用疊詞。這第二個粟字是指罌粟的果實,意思是罌粟產的粟。
王有志作為後世人,對這東西深惡痛絕。而王繼先則是擔心罌粟粟會影響自己的地位,因為這個可以止痛。而趙構有風溼病,需要王繼先來給治療。如果用了罌粟粟,一點也不疼了,還很陶醉很上癮,那還用他這個神醫幹什麼?
所以兩個人一拍即合,一起聲討罌粟粟的危害。王有志聲淚俱下,講述他老家澳洲,有些人吸食罌粟粟和大麻,結果傾家蕩產,喪失勞動能力,變成瘋子。
王繼先除了引經據典外,還專門用太醫院的罌粟粟存貨,找了幾個犯人來做實驗。結果量稍微一大,犯人吃了就一命嗚呼。量少一些,吃一段時間,也變得骨瘦如柴,一不吃就鼻涕眼淚的,如同瘋子。
趙構等人見了大驚,又讓藍珪找犯人親自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南宋朝廷一致認為,這東西比五石散危害還大,於是下令禁絕。如果有敢往南宋運送罌粟粟和大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