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3 頁)
不久,在子洪口戰鬥中,這門&ldo;天皇炮&rdo;作為八路軍的重型武器參加了戰鬥。它雖然口徑不大,但打得遠,打得準,每回發射的炮彈,都像長了眼睛似的一發接一發地落到敵人頭上,炸得日本鬼子抱頭鼠竄,屍橫遍野。
步兵兄弟在前面喊:&ldo;炮兵老大哥,謝謝你們,省點勁打,不然,鬼子都讓你們打光了……&rdo;
這次戰鬥, 共斃傷日軍210餘人,其中有二分之一是被這門山炮炸死的。當劉司令員從望遠鏡裡看到一群群侵略者葬身於這門日本天皇親賜的山炮炮口之下時,心裡感到十分愜意,驀然,他想起了中國的一句俗話:&ldo;以眼還眼,以牙還牙。&rdo;&ldo;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do;
從此,這門山炮成了八路軍的正式裝備,一直跟著劉司令員轉戰南北,打擊日寇,直到抗戰勝利。
中國炮兵傳奇--第十章
第十章
&ldo;飛馬&rdo;換大炮,陳毅一著妙棋,新四軍鳥槍換
炮;大鵬灣上漁炮顯威;從敵人到戰友,50年風
雨,我炮兵司令員與日軍炮兵戰俘的傳奇故事
&ldo;飛馬&rdo;香菸與平射炮
陳毅在下棋。難得將軍有這樣的好興致。
與陳軍長下棋的是一位身穿原白對襟布褂、白髮飄逸、頗有些仙風道骨的老者。他是當地一位有名的私塾先生。先生姓劉,據說還是晚清的舉人。
老先生棋藝不凡,陳老總顯然遇到了對手。
早年求學時,陳毅是正門考入北大的高材生,聰穎過人,才思敏捷,文章詩賦更是華美不凡。在校時便特受文苑大豪、北大文科教授王統照的賞識,在王主辦的文學雜誌中,時常可以看到陳毅的文章。兩人在寫稿與發稿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即便陳毅後來投筆從戎,他的許多儒雅之氣仍未有絲毫的削減。例如,他愛吟詩賦詞,一生中與毛澤東唱對多首詩歌,留下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他喜歡棋枰對奕,在黑白世界中可以不吃不睡。建國後,又是他大力倡導揚我國威的圍棋事業,從而使得圍棋這朵古老的奇葩,在建國後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得以生存和飛速發展。
今天與劉先生能坐到一起下棋,其中也有一段隱情。
一個月前,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成立,陳毅剛剛接任新四軍軍長,面對日軍的重重封鎖,他正感無從下手時,這位劉先生來了,他們進行了第一次對奕,結果陳毅以兩目半告負。
劉先生沒有一句客套話,只是指了指棋局,飄然而去。
陳毅反覆審視棋局,最終發現左下角的一塊棋其實還有成活之道,只要巧妙地利用對方的弱點,完全可以殺出一條血路。
棋局如戰局,陳毅由此得到啟示,連續在敵人防範的夾縫中巧出奇兵,戰則必勝,很快便扭轉了被動的局面,使得新四軍不但在江北站住了腳,而且聲威大震,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信任和歡迎。
第二盤棋是在黃橋決戰前夕, 雙方苦戰了一晚,共下243手棋,劉老先生一條大龍終於被屠,陳毅心情大快,第二天指揮黃橋決戰,大勝韓德勤,消滅了反動派11萬人馬。 取勝之後,陳毅才品出其中的味道不對,以劉老先生的棋力,怎會讓自己把一條性命攸關的大龍屠掉呢?
終於,陳毅明白了,劉先生讓自己放手縛龍,心情大暢,正是為了讓自己在隨後的戰場上一展雄才啊!
這一回,陳老總提前宣告:雙方一定要拿出真本事,分個輸贏高低,拼個你死我活!
劉老先生笑笑,慨然應允。
開始雙方落子飛快,至中盤兩條大龍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