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第1/2 頁)
孫悟空出生之時,什麼都沒有,也無善惡。在獲取名字之後,也生出了太多雜念,比如習得法術之後在師兄弟面前表演,原著稱它用的是一個詞&ldo;心猿&rdo;。
六耳與孫悟空去西天靈山之時, 如來佛祖說的也不是兩隻猴子,而是&ldo;你看那二心爭鬥而來&rdo;。一個是生了凡心的孫悟空,一個是因孫悟空入世而出生的六耳,六耳從誕生之時就是一個悲劇。&rdo;
這條回復下有很多的贊, 跟《洪荒紀元》類似的,《西行記》、《封仙演繹》很多人都去看過,但沒有人像這個讀者一樣看得仔細。
&ldo;聽層主這麼一分析, 感覺清楚多了。安大沒有用原文的風格來寫,難怪我沒看出來。但是!六耳也太慘了吧!事業得不到,愛情也得不到,最後還成了孫悟空的墊腳石,安大你怎麼忍心把六耳寫成這個樣子!&rdo;
&ldo;一開始我只以為這是個人物小傳,結果看到後面,一口老血要吐出來,安大你這是什麼居心!你這是來報社的麼?《西行記》裡邊這麼多角色,你寫哪個不好?非要寫這個?&rdo;
&ldo;不行,看了之後心塞塞,我不能自己一個人看,我要去推薦我的小夥伴們了。&rdo;
&ldo;安大是不是受什麼刺激了?寫這麼一篇?為了虐而虐?從頭到尾就沒有哪順過,現實生活裡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人?&rdo;
&ldo;樓上你是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不愛看可以不看啊,寫一定要有意義?本來就是閒來寫的一篇隨筆,大家看個開心就得了,非要表現出人生哲理你去看心靈雞湯啊。&rdo;
&ldo;雖然我很想認同樓上的話,但是我看完了之後並不開心……&rdo;
如今莫長安的微博上有四百多萬粉絲,《六耳》剛發出去不久就被轉發了上百次,評論一下子多出數百條。
莫長安瀏覽著大家的評論,發現很多人雖然看了之後會心疼六耳,但是完全沒有當初寫楊戩的那篇的評論來得深刻。他們只覺得&ldo;六耳好慘&rdo;&ldo;六耳好可憐&rdo;,希望能夠給六耳換一個結局。
這個故事卻沒有走進任何一個人的心底,就像有些人回復的那樣,為了虐而虐。雖然引入了情愛的元素,卻並不能讓人引起共鳴。
如果單純評價這個小傳的話,莫長安還是完善得不錯的。但前提是,這篇的現世,是他為了將感彩融入到筆下的文字中而寫的,所以他失敗了,而且還失敗得慘不忍睹。
微博私信多了好幾條,是有雜誌社問莫長安這篇短篇有沒有在雜誌上發表的意向的,被莫長安回絕了。
對於莫長安來說,這是一篇失敗的。
寫的時候帶入了六耳的一生,感動了自己,卻沒感動了別人。
在寫作的路上,他還有很長一截路要走。
勤勤懇懇大半年,肆意揮霍積分之後,任務被卡死的莫長安一夜回到瞭解放前,積分又變成了緊缺狀態。
過不了任務就沒有積分,沒有積分就進不了系統空間,更不能上&ldo;醍醐灌頂&rdo;功能裡的精品課程。除此之外,莫長安想獲得積分,就只能靠日常任務和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了。
日常任務給的積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期末考試的積分也只能說是杯水車薪,系統介面裡的成就介面才是拿積分的大頭,但是上邊的任務他都做不了。
視線移到電腦桌面的那隻企鵝上,黃金書屋論壇裡的人對文學作品多多少少都有些研究,或許他們會給他驚喜。
龍自在:&ldo;一般來說生活經歷越豐富、越曲折的人,更適合寫作。當他經過思考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