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2/2 頁)
年),金熙宗應夏仁宗仁孝的 請求,置榷場以通互市。首先開放的為雲中西北的過腰帶、上石楞坡、 天德、雲內、銀甕口等地榷場。這些榷場曾是遼與西夏的貿易點,金不 過在遼榷場的基礎之上予以恢復和拓大。同時,在陝西沿邊的一些地方 諸如東勝、淨、環、慶、蘭、綏德、保安等州及來遠軍1等地,恢復宋夏 舊榷場,或建立新榷場。西夏對金輸出的商品主要是大牲畜馬,如金世 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ldo;市馬於夏國之榷場&rdo;2,尤其在戰爭期 間的需要量很大。如金太宗時,曾要求西夏供馬萬匹。其次,為珠玉(珍 珠、瑪瑙、琥珀、犀角、軟玻璃等)和藥材(柴胡、蓯蓉、紅花、大黃 等)。金對西夏輸出的計有銅器、鐵器、瓷器、絲、帛、紙、書,等等。
西夏商人與金的貿易中,有些商品諸如硇砂和田玉等,並非西夏所 產,其產地在西域各國,因此,西夏不過是這些商品輸入金朝的中轉站, 起了金與西域各國經濟聯絡紐帶的作用。金之榷場劃歸戶部管理,一般 規模較大,管理較嚴,獲利頗豐。&ldo;榷場,與敵國互市之所也。皆設場 官,嚴厲禁,廣屋宇以通二國之貨,歲之所獲亦大有助於經用焉&rdo;3。
但上述榷場並非常設不變,史載: &ldo;宰臣以陝西鄰西夏,邊民私越境盜竊,緣有榷場,故奸人得 往來,擬東勝可依舊設,陝西者並罷之。上曰:&l;東勝與陝西道路 隔絕,貿易不通,其令環州置場。築於綏德州復置一場&r;&rdo;1。
3《北行日記》捲上。
4《金史》卷38,《禮志&iddot;定夏使儀注》。
5《金史》卷134,《西夏紀》。
6同上。
7《金史》卷9,《章宗本紀》。
8《金史》卷115,《聶天驥傳》。
1《金史》卷50,《食貨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