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找到倖存者(第2/2 頁)
,逐步得出對策。
他們雖未找到完美解決方案,卻明顯感受到這段時間內部團隊的向心力逐漸增強。
常江在稍作休整後,願意講述了自己所知的一切。
他的故事娓娓道來,曾經所處的另一處廢墟,讓李亮他們看到了另一群倖存者的生存可能。
“我們或許可以聯絡到他們。”劉悅出謀劃策,將雙方溝通提上議程,為後續合作奠定基礎。
在過去的數日中,李亮的團隊繼續探索並修復他們新發現的避難所,同時與常見的資訊逐漸融合。
他們開始勾畫一個宏大的計劃:聯合更多幸存者,共同對抗外部的喪屍威脅,建立一個能夠真正自給自足的社群。
這一切,需要一場滲透現實的生存聯盟。
庇護所的運作在恢復後逐漸步入正軌,團隊忙碌在廢墟中的每一個角落,力求最大程度發揮出舊建築的價值。
裴佳負責將已有資源進行最佳化,分門別類,
確保它們在需要時發揮最大效用,同時保持對外探索的靈活性。
“這些長久以來積攢下的物資,必須合理配置。”裴佳在會議中堅定地說道,
“我們要確保每一份資源都有效。”
“有序的分配是關鍵,希望可以長期維持。”
郭傑補充,他以幫助儲存生命必需品為己任,希望將最小損失轉化為最大收益。
李亮則著手強化整個避難所的防禦,他們利用實地材料加固窗門,以應對潛在的喪屍襲擊。
“這些儘可能予以利用,大家要做好準備。”他堅定地說,隨著時間推移,團隊的執行力漸入佳境。
稽核過常江提供的資訊後,李亮團隊試圖聯絡其描述的其他倖存者。
這項工作需要謹慎推動:找到其他社群並展開合作,是一次雙向的信任挑戰與契機。
“我們需要建立無線電臺,確保可以與他們取得聯絡。”
劉悅提出建議。
他了解,一個強大的通訊系統將是連線不同倖存者群體的重要紐帶。
在臨時的器材室裡,李亮和技術小組研究如何透過簡單的發射裝置實現長距離傳輸。
他們利用從廢棄電器中找到的零件進行拼裝。
“只要接收清晰,提高訊號,還有希望可以傳達資訊。”
李釗加入協作,對於未知領域的每次嘗試,他都有比誰都敏銳的感覺。
經過一個下午的合作努力,簡易的無線電臺除錯完成。
一切準備就緒,首次聯絡儀式也在隨後展開。
微風輕拂,黃昏的寂靜籠罩著庇護所。
在天台上,李亮調整頻率,帶著無以言狀的期待與擔憂釋出了電波:
“這裡是李亮指揮中心,任何聽到的倖存者聽到請應答……我們請求聯絡,希望可以展開合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