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凱旋(第1/4 頁)
江河千萬,終歸大海。
征戰半年,也到了班師凱旋之時。
八月的遼東,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皇帝收到了太子從定州大本營快馬送來的月餅。
皇帝在遼東,每天早晚都向關內燃煙放火以報平安。
武懷玉也收到了太子送來的一盒月餅,這待遇可不一般,太子也就給李世民、武懷玉和長孫無忌三人單獨送了月餅。
李世民是太子爹,無忌是太子孃舅,武懷玉則是太子老師。
太子給懷玉送的月餅用個精美的盒子裝著,裡面有十二塊。每塊都得有兩斤,好大一塊。
月餅上還有精美的圖案。
身負羽翼的雙耳月兔正在騰飛,腹部渾圓的蟾蜍正在跳躍,四周桂枝環繞,這是唐人對月宮的想象。
可惜這是塊五仁月餅,唐人挺喜歡吃,可武懷玉最討厭五仁月餅,還是這麼大份量的五仁。
再拿起一塊,上面是月宮團聚圖,枝葉繁茂的桂樹下,玉兔搗藥,蟾蜍騰挪,嫦娥徐徐飛來,圖案栩栩如生,極為精美,是芝麻核桃棗仁陷的,跟五仁的也沒啥區別。
再來一塊,是寶相花紋月餅,模壓成型烘焙而成,裡面是葡萄仁餡的
這些紅綾包裹的月餅,一個個的極為精美,還都極大,如同一面大銅鏡似的,餡料以果仁為主,加入了飴糖和油酥。
每個月餅瞧了瞧,製作的是真好看。
盒子裡甚至還附上了一本十二個月餅的圖冊,上面有配料。
除了五仁、葡萄仁等,也還有棗泥、豆沙、蓮蓉、芋泥、豆黃、鹹肉、話梅等餡料的。
這些餅甚至每個名字還不如,有叫荷葉的,有叫金花的,還有叫芙蓉的。
唐人也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還流行以面做餅相贈親友。
只不過普通百姓家的月餅比較簡單,甚至可能餡料都沒有,但貴族相贈的月餅就餡料豐富,而且還有各種模具壓成的精美圖案。
一餅值數百錢,普通人是吃不起的。
太子送懷玉的這一盒月餅,就得幾千錢,光那盒子都不止一千錢了,何況還有本小畫冊,上面有關於月餅的畫、詩、傳說故事等。
武懷玉不太喜歡吃月餅,
尤其是這種這麼大個的月餅。
他招呼來王方翼趙持滿等一干牙將,
“這是太子賞賜的月餅,大家一起分一分。”
看著那盒子,大家就知不凡,
武懷玉就跟分披薩一樣,把月餅切成了許多小塊,大家分食,軍中也自己做了月餅過中秋。
武懷玉更是又自掏腰包,從隨軍的商隊那裡採購了許多面粉、鹹蛋黃、五仁、豆沙、棗泥等,還搞了不少滷肉,各種品的月餅餡都做了不少。
也還從商隊那買了模具壓花。
自己動手做的月餅,雖說不如太子賞賜的精美,但也挺不錯的,用料十足。
他親兵一千人,每人都分到四個一斤重的月餅,既能當賞月點心,也能當成零食甜點。
大家高興的一人分了一小塊,
太子賞賜的可跟自己做的不一樣。
有人甚至想要把這小塊月餅給收藏起來。
“趕緊吃吧,別給放壞了。”武懷玉笑罵道。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都說月是故鄉明,也有人說外國的月亮格外圓。
一群糙漢子在月下分吃月餅,閒聊家常,吵吵鬧鬧倒也化解了不少相思之情。此情此景最是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來自五湖四海的弟兄們,各自分享一些家鄉的故事。
這一次東征,
武懷玉麾下這一千親兵,六百來自北衙禁軍,大多是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