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3 頁)
一滴墨在寫滿字的紙上暈開,沈申洲急跛幾步,一把奪過。
茗華看著漸漸眉舒目展的沈申洲,好奇心更盛:&ldo;沈先生,到底寫了什麼啊?&rdo;
沈申洲將紙展給茗華看,這字是挺好,可這寫的我也認不全啊!
好在趙姜及時解了圍,接過去小聲唸了起來。
文字詰屈聱牙,聽在茗華耳裡有如天書一般,這到底是寫的什麼啊。
&ldo;敢問先生這是寫給誰的?&rdo;茗華無視鄭昊看向趙姜的爍爍目光,決定直接問明白人。
&ldo;這是寫給郡守大人的。&rdo;沈申洲回答道。
呵呵,寫給郡守大人的?你們確定他能看懂?就算是罵街也得讓挨罵的人聽明白吧,不然不是白費勁了?
茗華忍著笑對沈申洲說:&ldo;既是寫給郡守大人的,何不寫得淺白一些……&rdo;
反應過來的眾人想笑不敢笑,忍了多時後爆發出一陣大笑。
原來大意是說聽說隴西在州牧盧大人主持下,修建了一座水庫。此次高山雲府遭遇春汛,大堤告急,也該興建水庫,以防水患。汛期儲水還可以在旱期灌溉。
並且舉了個小例子說明修建水庫的好處:看看沈先生家的地裡,因為修建了一個小水塘,連日降雨也不會淹耕田,因為水往低窪處聚集,高處□□出的田地就能照常耕作,而春旱時又可以就地取水灌溉,方圓百里內只有沈先生家裡的田地綠油油的。
沈申洲不禁想起自己當初是多麼看不起這挖魚塘的做法,好抱著看好戲的心情等著看買地者吃虧,汗顏非常。沒想到不僅這地是自己所有,而且這挖出的小小水塘居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茗華將重寫的簡明得多的新諫言書帶回,給趙默成看。
趙默成一夜未眠,第二天親自前往學堂向大家解釋。
趙默成說隴西地勢平坦,修建水庫不會對下游造成過大威脅,而高山不同,高山地勢陡峭落差大,若在上游建水庫就是自己往頭上懸把劍,一旦積水過多或水庫年久失修傾瀉而下,後果不堪設想。
並且耐心地為眾人畫圖講解,看不甚明瞭,居然又堆沙成山,細細推演。
直到眾學子不再疑惑方才作罷。
之後,講課上癮的趙先生還將竹管引水灌溉的方法推廣了一下,鼓勵有能力的人家打井抗旱。希望學生們將這些思想傳播出去。
茗華閒來無事收拾趙默成的書房,書架上一塵不染,但是夾雜的幾本倒放的書是幾個意思?桌上雜亂著地形圖,還有山脈和水流,這是茗華隨軍時常看到趙默成畫的符號。
看來郡守大人是去給學生們上課了,可是學生們寫的東西郡守大人看不懂,郡守大人畫的這些東西,學生們能明白嗎?
茗華感覺自己頭頂上一團亂麻,自己要不要趕過去幫忙翻譯一下呢?
等她偷跑到學堂門口時,正好趕上沈申洲帶著鄭昊等人送趙默成出來,一團和氣,看來雙方互諒了。
很快到了粽子飄香的節氣,五月端午,氻水河畔人聲鼎沸,這裡正在舉辦賽龍舟大賽。
氻水源自高山南部偏西的高峰,蜿蜒東去,時而險峻,時而秀美,此刻賽龍舟的河段正是河面最為開闊之地。
茗華和趙默成也在趙姜的攛掇下來湊熱鬧,眼見一撥撥龍舟離岸而去,熱火朝天。
中午吃過了粽子喝過了黃酒,意猶未盡的茗華拉著趙姜也登上了一艘,趙默成無法,跟著縱身一躍也上了船。
茗華回身道:&ldo;我只是想上來坐坐,你跳上來幹什麼?&rdo;
&ldo;我來撐船。&rdo;趙默成真的拿起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