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禍事(第1/2 頁)
淮水對岸,吳通憂站在淮水邊,等待著喜悅的訊號。
他身側是名懷抱琵琶的女子,面容被絲絹裹住,只餘口鼻露出。
“幽琵琶。”
吳通憂伸手撥絃,發出嘈雜亂音:“你說,我還要在這裡等待多久?”
被稱作幽琵琶的女子開口道:“不知。”
“真是無趣。”
他揮手示意,有僕從搬來藤椅、屏風、火盆,搭起蘆棚。
藤椅上鋪著厚厚皮毛。
“金童、玉女不過是添頭,兩件地藏法寶才是關鍵。”
他坐在椅上,眼神示意。
丫鬟從衣衫中拿出溫熱美酒,倒入唇中,屏息渡入吳通憂口中。
唇齒間少女幽香和瓊漿醇香交織,他順勢雙手探入丫鬟胸脯取暖。
“你遺失門內至寶,這些天倒也不急。幽琵琶,那尊白玉寶剎究竟是什麼來頭?”
琵琶女輕撥琴絃,肅殺之氣化作波浪。
跪地給主子暖身的丫鬟只覺身子一輕,天旋地轉,腦袋骨碌碌地滾到地上。
鮮血湧出,噴射到吳通憂身上。
“真是晦氣。”他指著藤椅,“拿去燒了。”
再指人首分離的丫鬟道:“趁新鮮給吊爺送去。”
不消一會,下人們清理乾淨,搬來新的藤椅,鋪好皮毛,再有新的侍女跪地溫酒、服侍。
“今夜真冷啊,還好有呂梁的死信溫暖人心。”
美人渡酒、香軟入懷,吳通憂閉目靜待著好訊息。
幽琵琶忽然問道:“有傳聞說你的女人現身無射軍中,與呂梁同吃同睡,是真的嗎?”
蘆棚中氣溫陡降,沒有傳出半分聲響。
與此同時,無射軍主帳。
帳中熱鬧非凡,帳外一片死寂。
九環錫杖被竹刀架住,如意寶珠被風雪糾纏。
牛頭馬面坐在角落,抱著鐵鏈、書冊垂頭一言不發。
金童玉女除去手中兩寶外,身上紗衣亦是護身寶物。
無論是電弧、真火、殺炁還是風雪,盡數被紗衣擋下。
金童施力推開竹刀,自得道:“區區凡人,也敢猖狂。菩薩知曉爾等劣性難改、五毒俱全,特賜寶衣、寶物應對。”
如意寶珠衝開風雪,懸空映照玉女。
“哥哥,何必多話,等子時過後,時辰延誤,阻礙地府拘魂成為事實,就是鍾馗老兒前來也不佔理。”
她笑容天真爛漫,語氣卻惡毒無比:“到時一起打入地獄受刑,正好報了殺父之仇。”
唐肅玉氣極反笑,喝道:“我算是見到什麼叫‘良莠不齊’。蟲若螢溫婉大方、蟲若蝽死中求生,我還當蟲家年輕一輩皆是血肉充實之人。”
“如今看來,蟲聲谷貪生怕死,生的兒女也是卑劣無恥。”
金童掄起錫杖,重重砸向唐肅玉。
唐肅玉避之不及,蟠龍珠顯形招架。
他趁機吐出真火灼燒錫杖。
紗衣可保神通不傷,但三昧真火有煙氣,最是燻眼。
當年大聖可不是招架不住三昧真火,而是被煙氣燻燎,迷了雙眼,失了戰鬥先機。
只是這種手段有些下作,況且只迷不傷,心有戒備的人也能輕易躲過,故而先前唐肅玉未曾用過。
多年蘊養,真火威能早已收放自如。
金童玉女自覺有紗衣在神通不傷、法術無用,不時出言譏諷,又被唐肅玉幾番言語揭開瘡疤,早已嗔怒異常,失去戒心。
真火燒在錫杖上毫無作用,金童正欲開口嘲諷,真火熄滅後騰起一陣烏煙,被風吹動,鑽入他眼中。
雙眼被燻,淚落如雨,金童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