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重建家園(第1/2 頁)
按照公主殿下的意思,要將她珍愛無比的筆記本交予財政御史。財政御史接過筆記本後,顯得有些茫然失措。大宮女見此情形,便開始教他如何製作表格。然而,當她看到財政御史盯著自己手中的筆時,心中不禁生出一絲不快——這簡直是得寸進尺!轅錦繡望著一旁氣鼓鼓、活像只小海豚似的大宮女,輕聲吩咐道:“讓宮女去告知她,可以將筆賜予御史,待回去之後,本公主自會再賞賜她一支。”畢竟只是一支中華鉛筆而已,她的空間裡還有許多呢。想來也是自己某一刻頭腦發熱,竟然連末世中的文具店都不肯放過,統統納入了空間之中。不過如今倒也算是物盡其用,並沒有浪費這些東西。
眾大臣,聽見公主殿下剛才的話,滿臉的震驚,內心想著竟有如此好事,一臉羨慕看著國公他們,那些捐款較少的大人們,紛紛露出仿若錯失了數百萬兩黃金般的懊悔神情。不行,他們要繼續捐,還要讓親戚一起捐,他下定決心繼續捐款。
他們怯怯的問:公主殿下,我們願意獻出更多愛心,幫助災區的黎民百姓,重建家園,讓災區的老百姓可以吃飽飯,不知道,我們可以追加善款嗎?還有沒有那些免稅福利?
軒轅錦繡,把臉上的笑容收起來,前面說那麼多,後面才是關鍵,不過,她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願意拿錢出來,解決災區的問題,區區點稅務減稅,有什麼的,他們捐的那些銀兩,都夠他們交付好幾年的稅,不過現在他們不捐款不行,又能捐款又有利益可佔,他們肯定會想得到名聲又可以又有利益。何樂不為。
軒轅錦繡早就計劃好了,要這些大臣心甘情願捐款,還捐的多,不給點甜頭,他們怎麼會輕易掏錢,所以她才想起這樣的計策,看著紛紛慷慨解囊的大臣,心裡都樂開花了,能讓他們掏大把銀兩,救助災區獻愛心,成就感爆棚,不過表面功夫必須到家,就是不讓這些大臣看出她得意,她一臉淡定的說:大臣們,有愛心,本宮哪有阻止,來來來,各位大臣要加善款,慷慨解囊,都是大善人,趕緊去財政御史登記。不過先禮後兵,不可以虛報善款,必須實打實,善款明日上朝之前,就要交給財政司。各位大臣,可聽懂本宮意思。
他們都是聰明人,哪裡會不懂,家裡有生意的大臣,都登記增加多點銀兩,又可以免稅務,還得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那些清高的大臣,看著同僚都捐那麼多,他是硬著頭皮,也加點。他們的人生格言,輸人不輸陣,表面功夫必須到位。
外公看著大臣心甘情願拿出大把銀兩出來,他給外孫女,偷偷豎起大拇指,外孫女計策真是高,把這些大臣心理玩的溜。
因為有各地的慷慨解囊,災區裡面,瘟疫沒有蔓延出來,災民也沒有逃離家鄉,在等到救援物資,開始重建家園,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誰願意背井離鄉?
實際上,早在朝廷尚未調撥救援物資之前,災區的災民們便已下定決心離開故鄉,踏上尋找生路的征程。畢竟,過去每當災難降臨時,那些所謂的“大人”總是會中飽私囊,將朝廷下發的物資藏匿大半,留給災民的寥寥無幾。吃不飽飯,家園盡毀,再加上瘟疫肆虐,這些災民們真可謂走投無路啊!而那些自私自利的“大人”們,根本不顧及災民的生死,倘若瘟疫繼續蔓延開來,他們甚至會私自將災民處理掉,以此來斷絕傳染源。這種行徑簡直是慘無人道、令人髮指!於是乎,眾多災民紛紛收拾起那點可憐的行囊,準備背井離鄉。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們在半途中竟偶遇了一隊官兵正在運送物資。經過詢問才得知,原來這是巡察大人親自帶領物資前來救助他們。幸好來得及時,巡察大人攔住了災民們的去路,並承諾大家安心留在這裡,朝廷絕對不會拋棄他們。起初,他們還以為這次也會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