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希望的燈塔(第1/2 頁)
“共築藝術之巢”專案在風雨中堅定前行,猶如一艘在波濤中航行的巨輪,小孫女和李明則是引領方向的舵手。隨著專案的深入發展,新的篇章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共築藝術之巢”建立了新的藝術教育基地。這裡原本是一片廢棄的工廠,經過團隊的精心改造,成為了充滿藝術氛圍的學習樂園。
“看,我們把這個舊倉庫變成了繪畫工作室,那邊的車間改造成了音樂排練廳。”小孫女興奮地向來訪的嘉賓介紹。
李明接著說道:“雖然過程很艱難,但看到現在的成果,一切都值了。”
然而,新基地的運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師資的招募成了一大難題。
“已經發布招聘資訊很久了,可應聘的老師寥寥無幾。”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憂心忡忡。
小孫女思考片刻後說道:“不能只依靠傳統的招聘渠道,我們要主動出擊,聯絡藝術院校和相關機構,推薦我們的專案。”
於是,他們親自前往各大藝術院校,舉辦宣講會,向即將畢業的學生介紹基地的情況和發展前景。
在一次宣講會上,一位學生提出了疑問:“那裡的條件那麼艱苦,你們能給我們提供什麼樣的保障和發展空間?”
李明誠懇地回答:“我們雖然不能提供豐厚的物質待遇,但你們將獲得的是無比珍貴的教學經驗和孩子們最純真的愛。而且,我們會為大家提供培訓和晉升的機會,一起為藝術教育事業打拼。”
這番真誠的話語打動了不少學生,一些有志青年決定加入他們的團隊。
隨著新教師的到來,教學工作逐步展開,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孩子們的基礎參差不齊,教學進度難以統一。
“有些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藝術,而有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可怎麼教?”一位新老師感到困惑。
小孫女和李明組織教師們開展教研活動,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實行分層教學,根據孩子們的基礎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建議道。
“還可以組織互助小組,讓基礎好的孩子幫助基礎差的。”另一位老師補充道。
經過不斷地嘗試和調整,教學工作逐漸走上正軌。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中暢遊,進步顯著。
與此同時,基地的建設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了籌集資金,小孫女和李明策劃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動。
他們舉辦了藝術義賣會,將孩子們和老師們創作的作品進行拍賣。
“這幅畫雖然筆觸略顯稚嫩,但充滿了童真和想象力,我要拍下它。”一位愛心人士說道。
還舉辦了慈善音樂會,邀請知名音樂家前來助陣。
“能為孩子們的藝術夢想貢獻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榮幸。”一位音樂家在舞臺上深情地說。
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日夜忙碌,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場地的佈置遇到了問題,供應商臨時漲價。”
“宣傳效果不理想,參與的人數沒有達到預期。”
但大家沒有氣餒,齊心協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在一次義賣會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活動不得不暫停。
“這可怎麼辦?好不容易準備的活動要泡湯了。”大家都很著急。
小孫女當機立斷:“不能放棄,我們把作品搬到室內,繼續進行義賣。”
在大家的努力下,義賣會最終取得了成功,為基地籌集到了一筆寶貴的資金。
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地的名聲越來越響,吸引了更多社會各界的關注。一家知名企業主動聯絡他們,表示願意長期資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