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詔令立斬(第3/4 頁)
品清官,就先得任六品清官。
再比如,從六品上的員外郎,只有極少數能直接升遷為五品的郎中,大部份是後行員外郎轉前行員外郎,有少部份遷出為中書舍人或給事中、諫議大夫等。
從五品的郎中,大多也是先後行郎中遷前行郎中,或是遷出同為五品的中書舍人、給事中等,
少部份能夠升為寺監的四品官。
而中書舍人這樣的要職,能直接升中書侍郎的那是極少,大多要在五品裡熬資歷,
能夠直接升一階,在寺監裡做個四品的少卿,那都是極難得的。
沒點真正的本事,或是很硬的靠山,可能十幾年都得在同一個品級的各個職位上打轉,
裴行儉還年輕,有能力也有幹勁,還有背景關係,
“你去做大理少卿,跟唐臨搭檔,幹好一任,到時就有機會做個刑部侍郎或是吏部侍郎,說不定還能直接做中書侍郎或黃門侍郎。”
“要是想外放一任刺史歷練歷練也行。”
“十年後,你就有資格入政事堂了。”
這話若是別人說的,那可能只會被人嘲諷,但武懷玉對裴行儉說的,裴行儉完全相信。
“唐臨為新大理寺卿嗎?”
“嗯,”
唐臨很有本事,但他伯父就名聲不好了,他伯父唐令則,是隋朝有名的文士、音樂家,仕隋為太子左庶子,以其才藝得寵於太子楊勇,
但後來太子楊勇被廢,唐令則也因諂媚、迎合太子而獲罪被誅。
唐臨武德初,在太子建成東征時,獻平王世充策,被建成選入東宮任職。貞觀後,外放萬泉縣丞,當時他做了一件驚動天子的事。
萬泉縣關著十幾個輕罪囚犯,恰逢乾旱的春末下了及時雨,唐臨就稟告縣令放這些囚犯回家補耕,縣令當然不可能同意這種不合理的請示,結果唐臨說出了事全由他負責,
縣令乾脆就稱病,讓唐臨來代替他,唐臨也當仁不讓,把囚犯全放回家補耕莊稼,跟他們約定地種完了就回來繼續服刑。
事後,這些囚犯還真一個不少的都回來了,這事傳到朝廷,李世民都為之驚歎,於是提拔為御史,唐臨名傳天下。
他做御史,奉使嶺外,彈劾宗室、交州刺史李道彥等申叩冤系三千餘人。
現在唐臨是檢校吏部侍郎,也是要職。
因他以前在司法界的那些表現,武懷玉讓張行成、許敬宗推薦唐臨為大理寺卿,也是深符皇帝心意,而武懷玉這個安排也有深意,三法司肯定得安插自己的人。
藉此機會,把唐臨、裴行儉安排為大理寺卿、少卿,下一步,唐臨就可以運作為御史大夫。
武懷玉不黨爭,並不代表他會怕黨爭。
長孫無忌囂張跋扈,想要開戰,那也沒有畏懼躲避的必要。
“其實要想在朝堂立足,先做好兩件事,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
這其實就是黨爭,先要結黨,儘量拉攏盟友,然後打擊對手,還得想辦法分化敵人。
所以歷朝歷代,朝堂中樞,其實都是拉幫結派,各種派系山頭,根本不是啥稀奇事,不這樣做,你都站不穩。
而只要臣子的朋黨勢力不是太大,不一家獨大,能夠達成多方平衡,皇帝一般也是默許的。
而一個優秀的黨首,他除了拉攏更多朋友,把敵人搞的少少的外,他還一定得手握實權,能夠做事,否則也不過是個營營苟苟的政客罷了。
“結盟、鬥爭,這兩件事要做好,更要分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哪些敵人又是可以拉攏為朋友的。”
結盟這塊,不僅僅是拉攏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可以把一些敵人,用共同的利益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