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3 頁)
第三,在上述民族林立的割據政權中,以宋朝的疆域最大,封建經 濟和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真可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文化繁榮昌盛, 在眾多的民族政權中,處於執牛耳的地位。在唐末以來,分裂割據日益 縮小,大統一的趨勢日臻成熟的情況下,趙宋統治者本應在全國範圍內 完成更大規模的統一,但由於趙宋王朝社會矛盾的積累和發展,積貧積 弱之勢早在真宗之時即已形成,顧此失彼的內憂外患,嚴重削弱了趙宋 統治者的實力,無力進一步徹底消滅當時中國境內的割據勢力,相反, 經過激烈的民族衝突和較量,出現了遼、宋、夏、金的新的割據均勢, 這種均勢,大體上維持了300餘年,最後被元朝統治者所打破,出現了 中國歷史上的空前大統一。
西夏正是在上述的歷史條件下,稱帝建國的。1 二、西夏的國名及其立國長久的原因 &ldo;大夏&rdo;‐‐這是元昊立國時的自稱。為什麼要國號&ldo;大夏&rdo;呢?
因為赫連勃勃,曾於東晉末年所謂&ldo;五胡亂華&rdo;之時,在今寧夏一帶建 立過大夏國,並自稱大夏天王,元昊國號大夏,顯然與此有關。
&ldo;西夏&rdo;‐‐這是宋朝對它的稱呼。為什麼稱大夏為西夏呢?因為 西夏在宋朝的西北方,習慣上稱之為&ldo;西夏&rdo;。從西夏同宋遼官方的往 來文書看,他們之間還有以下一些自稱和互稱。如西夏自稱&ldo;西朝&rdo;, 稱宋為&ldo;東朝&rdo;,或&ldo;南朝&rdo;,稱遼為&ldo;北邊&rdo;,遼則稱宋為&ldo;南朝&rdo;, 宋有時稱遼為&ldo;北朝&rdo;1。這種稱呼,顯然是為突出三國鼎立的地理方位。
&ldo;白上國&rdo;(■)‐‐西夏語音譯為&ldo;痝■領&rdo;,也譯作邦泥定。
白上國是義譯。在西夏文碑銘、經典和詩歌裡,經常出現&ldo;白上國&rdo;或 1參閱拙作:《關於元昊若干問題的探討》,載《寧夏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1田況:《儒林公議》。
白上大夏國&rdo;(■)或&ldo;大白上國&rdo;(■)之稱。為什麼稱&ldo;白上&rdo;?
中外史學界學者曾對此展開過熱烈的爭論,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其 一,&ldo;白上&rdo;指的是白河之上。所謂白河,即四川、甘肅兩省交界的白 水,也叫白龍江。白河上指其上流。《西夏賦》雲:&ldo;黔首石城漠水邊, 赤面父冢白河上&rdo;。&ldo;赤面父&rdo;,即&ldo;獼猴種&rdo;。因党項羌自稱&ldo;獼猴 種&rdo;,其發源地當在白河之上,故稱&ldo;白上國&rdo;2。
其二,&ldo;白上國&rdo;即&ldo;尚白國&rdo;。因為漢文的&ldo;上&rdo;與&ldo;尚&rdo;相通, &ldo;白上&rdo;就是&ldo;尚白&rdo;,即崇尚白的顏色。西夏統治者為什麼要崇尚白 的顏色呢?因為尚白是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的固有的風俗習慣。不僅 党項族尚白,就是與西夏為鄰的一些少數民族,諸如女真、蒙古、吐蕃 以及中亞的一些民族也都崇尚白的顏色,&ldo;以白為好&rdo;。同時&ldo;尚白&rdo;
還為了適應當時立國的政治需要(對外擺出一副獨立自主的姿態),以 及隨著党項統治者的日益漢化,很自然地會採取漢族的五行學說。由於 西夏在宋西邊,西方屬金,金為白色,金為五行之首,故曰白上3。上述 兩種意見,各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