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3 頁)
反對的聲浪漸漸沉寂了下來。
麥克阿瑟最後說:
&ldo; 假如我的估計是不正確的, 同時, 萬一我陷於無力應付的防
守地位, 那我本人將親臨現場並在我們的部隊慘遭挫折以前立即
將他們撤下來, 那時惟一的損失只不過是我個人職業上的名譽而
已。但仁川之戰不會失敗!&rdo;
70 歲的五星上將被自己的話感動得雙目濕潤。
反對的人們也被感動了, 全然忘了老麥克這是在偷換概念
‐‐‐在這裡討論的是軍國存亡的大計, 而不是職業軍人的榮辱。
二者的價值是不能隨意換算的。
謝爾曼海軍上將站起來對麥克阿瑟說:
&ldo; 這是為偉大目的發出的偉大聲音, 你贏了, 夥計!&rdo;
柯林斯也點了頭:&ldo;我們將把你的計劃報告參謀長聯席會議,
第四章
兵行詭道
老麥克仁川登陸
廟算玄機
小參謀北京預警
看起來, 它是可行的。&rdo;
五角大樓站到了麥克阿瑟一邊。
9 月9 日, 白宮、五角大樓與東京之間數度往返磋商辯論, 又派
特別代表艾夫裡爾?哈里曼與麥克阿瑟面洽後, 屈從了麥克阿瑟的
堅定意志。
一錘定音!
就在麥克阿瑟在東京會議上巧鼓簧舌遊說柯林斯們的同一
天,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向軍委上報了兩份由總參三
部作出的情報分析報告。
報告認為, 美軍有可能在朝鮮東海岸的仁川港實施兩棲登陸。
據當時任周恩來軍事秘書的雷英夫將軍回憶, 總參作戰室的
年輕參謀在討論朝鮮戰局的時候, 大家也都表示了擔憂: 朝鮮人民
軍主力全部調往釜山三角區, 後方空虛; 而釜山美第八集團軍苦苦
支撐卻不撤退, 在日本的兩個師, 也不見增援的動靜; 朝鮮半島特
殊的狹長地形又使朝鮮人民軍的後路極易被掐斷。這僵持的戰局
中極有可能隱含著危機。
而危機的爆發點, 極有可能就是仁川。
支援這個結論的有六點依據:
一、釜山包圍圈內的美偽軍隊已近13 個師近20 萬
人, 既不進, 又不退, 憑藉強固的工事、密集的火力和優勢
的海空軍, 困守一片狹小的海灘, 用意何在? ‐‐‐只能作
一個解釋: 故意留在那裡吸引和牽制朝鮮人民軍主力, 以
實施更大的陰謀。
二、駐日美軍兩個主力師, 即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美
步兵第七師, 在釜山十分吃緊的當口, 既沒有任何增援的
跡象, 又不在日本沿海部署防守, 而是突擊訓練, 並編組
成美第十軍, 是何道理? ‐‐‐只有一個解釋, 要採取新的
戰略行動開闢新的戰場, 最大的可能是把他們用在朝鮮
半島別的什麼地方。
三、美英在地中海、太平洋的大批艦船, 最近正在向
日本‐‐‐朝鮮海峽集結, 這顯然也是一個登陸和擴大戰
爭的徵候。
四、朝鮮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