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3 頁)
視死如歸的鄧世昌挺立指揮臺, 激勵官兵:
&ldo; 吾輩從軍衛國, 早置生死於度外, 今日之事, 有死而已。&rdo;
史載:&ldo; 致遠&rdo;艦&ldo; 鼓輪怒駛, 且沿途鳴炮, 不絕於耳, 直衝日隊
而來。&rdo;
&ldo; 吉野&rdo;一看這是來拼命的, 一面緊急規避, 一面猛烈發炮射
擊, 相鄰日艦亦頻頻向&ldo;致遠&rdo;發射魚雷, 致使&ldo;致遠&rdo;艦在衝擊途中
不幸被魚雷命中沉沒, 鄧世昌偕全艦250 名官兵除17 人獲救外, 全
部壯烈殉國。
而&ldo; 濟遠&rdo;艦也在慌亂中誤將已中彈起火擱淺沙灘的&ldo;揚威&rdo;撞
沉,&ldo;揚威&rdo;管帶林履中義不獨生, 蹈海自盡。
此後&ldo;, 經遠&rdo;艦單艦獨鬥&ldo;吉野&rdo;等四艦, 不幸被日艦命中艦
橋, 管帶林永升等指揮官相繼中彈犧牲。全艦剩餘官兵堅守崗位,
繼續戰鬥, 終因寡不敵眾, 起火沉沒。
至此, 北洋艦隊4 艦不存,&ldo; 濟遠&rdo;、&ldo; 廣甲&rdo;退出戰列,&ldo; 定遠&rdo;、
&ldo;靖遠&rdo;、&ldo; 來遠&rdo;、&ldo;鎮遠&rdo;雖均有不同程度創損, 尚能勉強迎敵; 而日
艦隻重損了&ldo; 比睿&rdo;、&ldo;赤誠&rdo;、&ldo; 西京丸&rdo;等3 艘, 還有9 艘能戰。
日本聯合艦隊佔了上風。
北洋艦隊各受創艦隻仍奮力作戰,&ldo; 靖遠&rdo;管帶修竣戰艦後迅
即接替指揮, 集合其他各艦重歸戰列, 繼續頑強攻擊日艦。
最後一輪激戰中, 日本聯合艦隊旗艦&ldo; 松島&rdo;彈藥庫被&ldo; 鎮遠&rdo;
艦首350 毫米巨炮命中, 起火爆炸, 完全喪失戰鬥力。伊東佑亭戰
至此時也有力不從心之感, 遂將聯合艦隊本隊指揮關係轉至&ldo; 橋
立&rdo;, 掛出不管旗, 轉舵撤離。
歷時5 個小時的海上大決戰結束了。
是役, 北洋水師損失戰艦5 艘, 傷亡5 艦管帶以下1200 餘人;
日艦5 艘受重創, 傷亡官兵600 餘人。
雙方損失慘重, 從戰損比來看, 日本海軍是勝了一籌。
但日本被重創戰艦在近期很難修復投入使用, 也就是說, 在一
定時限內, 與被擊沉效果無異。所以從一定時限內的作戰效益上
看, 相距對手, 北洋水師失分也不算太多。
可中堂大人的膽已經破了!
數日後的9 月21 日, 平壤戰敗的滿清陸軍大敗奔逃回國。
朝鮮境內的陸上作戰亦告結束。
日軍挾陸海兩路勝利之勢, 佔領了朝鮮全境。
戰火隨即燃進了中國。
9 月27 日, 日本陸軍渡過鴨綠江侵入中國東北。
從此, 陸上戰爭開始在中國東北境內進行。
大東溝海戰後, 李鴻章更是嚴令北洋水師不準出海, 並將此前
陸攻海守的戰略, 蛻變為陸海並守的徹底消極防禦, 終使亞洲第一
艦隊北洋水師, 於次年2 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