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2/3 頁)
2 月6 日, 已擔任日本首相的山縣有朋把這種擴張政
策闡述得更為具體‐‐‐&ldo; 蓋國家獨立自衛之道, 本有二途: 第一曰
守護主權線, 第二曰保衛利益線。其中所謂主權線, 國家之疆域
也; 所謂利益線, 曰與主權線之安危密切有關之區域也。??欲維
持一國之獨立, 惟獨守主權線, 決非充分, 亦必然保護其利益線。&rdo;
他甚至毫不掩飾對朝鮮的佔有慾:
&ldo; 我方利益線之焦點, 在於朝鮮。&rdo;
《中日天津條約》簽訂後, 日本政府很快制訂了造艦54 艘, 總
排水量為66300 噸的計劃, 並於1885 年發行海軍公債700 萬日元。
當造艦經費發生困難時, 明治天皇甚至帶頭解囊, 從皇家內庫為造
艦捐助30 萬日元。頓時, 日本全國貴族紛紛響應效仿, 競相出資,
捐資達1038 萬日元。
日本人在厲兵秣馬, 不斷加快軍國主義步伐, 滿清海軍官員們
卻終日為如何從海軍經費中挪出銀子來給太后修園子找樂而煞費
苦心! 如今, 真到了要動刀動槍的時候, 能不犯傻發急嗎?
就在李鴻章抓耳撓腮、心急火燎之時, 有人給他送來了一顆定
心丸。
袁世凱‐‐‐滿清政府在朝鮮的最高負責人‐‐‐電告李鴻章:
&ldo; 頃倭署使杉村來晤, 該意亦盼華速代戡, 並詢華允否。&rdo;
那意思就是說, 朝鮮這碼事兒, 日本是不管了。
日本雖然不管, 但希望中國管。
袁世凱的依據, 來自於日本駐朝公使館有中國血統的翻譯鄭
永邦。因為鄭永邦具有中國血統, 袁世凱就想當然地認為他一定
跟自己的祖國是一條心。
這當然是個好訊息, 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想想, 出一趟兵, 既可給大清國掙掙面子, 又不會和小鬼子沖
突起來, 何樂而不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