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第2/3 頁)
工作從10 月15 日開始。
然而至12 月3 日就被迫結束。
其間, 中朝工作人員僅進行了10 天的解釋, 特務們不允許多
數戰俘出來聽取解釋, 出來傾聽解釋的又大都是些叛徒和特務, 一
進帳篷就又踢又叫又打又罵。有時一天之內就有10 多個解釋人
員被打。
直至解釋結束, 14000 餘名中國戰俘中, 只有2000 餘人聽取了
解釋, 這中間, 有138 人當場選擇了回國之路。
解釋停頓後, 又有200 餘名戰俘衝出帳篷要求回國。
最後, 只有440 名戰俘衝出&ldo;南營&rdo;, 踏上了歸國路。
20905 名志願軍戰俘, 最後踏上歸國路的只有7110 人。
僅佔三分之一。
朝鮮人民軍的戰俘大都回到了自己一方。
他們是成建制被俘的, 在戰俘營中仍然保持了比較堅強有力
的組織層次和政治領導, 特務叛徒在那裡基本上站不住腳。
12 月28 日, 中立國遣返委員會以多數透過了一個&ldo; 臨時報
告&rdo;, 提交給了停戰協定締約雙方, 報告敘述了該委員會自1953 年
9 月9 日至12 月23 日的活動, 並且指出了&ldo;南營&rdo;的狀況:
毫無疑問, 在接管時戰俘已被完善地組成了許多集
團, 而這一組織形式現仍在營中保持下去。在印度看管
部隊接管以前即已存在於戰俘中的&ldo; 領導&rdo;, 繼續對戰俘
施行影響。這些戰俘受到程度甚為可觀的壓力。在若干
事例中會牽涉到暴力行為。
報告還明確指出了&ldo; 南營&rdo;中的特務組織的&ldo; 總部地點在漢城,
受大韓民國憲兵總司令官控制。這一總部與控制6 個戰俘圍場的
4 個分支組織是相聯絡的。分支組織則控制著所有55 個營場的營
場組織。在這三層組織之間有一個有效的通訊系統在工作, &rdo;聯合
國軍&ldo; 第六十四野戰醫院在這一通訊系統中構成了重要的一環。&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