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3 頁)
最早的底子可以追溯到1928 年彭德懷領導平江起義時建立的紅
五軍一部, 該部後來編為紅三軍團; 抗戰時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一
部, 首戰平型關後, 隨羅榮桓挺進山東, 發展為山東軍區第一師、第
二師, 後又編入原東北軍起義的一一一師; 解放戰爭時期全部整編
為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 一直是東北野戰軍的頭號主力。解放戰
爭中從山海關一路打到鎮南關, 戰功卓著, 威名赫赫。
梁興初、劉西元將軍時任該軍軍長和政治委員。
第三十九軍原是1946 年9 月編成的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
其前身是1930 年在鄂豫皖蘇區的商光獨立團, 後發展成為紅25
軍, 由程子華、吳煥先、徐海東等率領長徵到達陝北蘇區, 編為紅十
五軍團一部。抗戰爆發後, 該部編為八路軍第三四四旅一部, 以後
又南下編為新四軍第三師; 解放戰爭中, 作為東北野戰軍的主力,
從北滿一直打到廣西。
也是一支王牌軍。
吳信泉、徐斌州將軍時任該軍軍長和政治委員。
第四十軍是一支後起之秀的部隊。
該部原是1946 年初在南滿成立的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 韓
先楚曾任該部司令員。最早的底子是1937 年底在魯中建立的抗
日遊擊隊, 後來發展成為山東軍區第三師和警三旅。抗戰勝利後
北上東北, 編為第三縱隊, 一直是東北野戰軍的主力之一, 在戰爭
中表現極為出色, 是著名的&ldo; 旋風部隊&rdo;, 從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
島。在改編成東北邊防軍的三個月前, 還駕木船橫渡瓊州海峽, 創
造了木船打軍艦的戰爭奇觀。
溫玉成、袁昇平將軍時任該軍軍長和政治委員。
後來編入第十三兵團的第四十二軍是一支年輕的部隊。
該部是1948 年春由遼東、遼南組建的三個獨立師改編的東北
野戰軍第五縱隊‐‐‐說來有趣, 當時全軍各大野戰軍中, 只有東北
野戰軍有第五縱隊。原因似乎是其他野戰軍覺得&ldo; 第五縱隊&rdo;這個
番號不順耳, 太容易令人想起西班牙內戰中那個間諜&ldo;第五縱隊&rdo;。
這支部隊雖然年輕, 但朝氣蓬勃正是它的特點, 而且也經歷過
遼瀋大戰和東北剿匪的鍛鍊。
吳瑞林、周彪將軍時任該軍軍長和政治委員。
要準備打仗了, 各軍當時的裝備都陸續作了一些充實:
每軍編一個野炮營, 18 門火炮; 有的軍編有一個6 管火箭炮
營, 12 門火炮。
每個步兵師編有一個山炮營, 12 門火炮。
每個步兵團編兩個炮連, 九二步兵炮和八二迫擊炮共10 門。
每個步兵營編八一迫擊炮2 門和火箭筒3 具。
第三章
侵朝霸臺
杜魯門先行不義
調兵遣將
毛澤東未雨綢繆
每個步兵連編六○迫擊炮3 門。
每軍計有60 毫米口徑以上各種火炮520 餘門。
這種裝備在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算是第一流的了。
然而由於時間倉促, 很多部隊還是沒有完成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