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2 頁)
說完後又似自言自語:「大阿哥也大了,既然娶了側福晉,也該出宮建府了。」
高靜姝笑道:「是啊,民間有句俗話,娶了媳婦忘了娘,新娘都有了,還要什麼養娘啊!」
皇上大笑:「這也是你做長輩該說的話?」
高靜姝側過頭去躲避皇上動作,笑道:「皇上怎麼又要擰臣妾的腮!難道臣妾說錯了嗎?阿哥們都在阿哥所生活,功課生活都有皇上照拂,不管是親額娘還是養母,都只是在日常小事上留留心,敲打宮人,送些衣食罷了。大阿哥都成親了,自有福晉和側福晉做這些事情呢。」
高靜姝邊說,邊在心裡的小本子上記了一筆。
都怪大阿哥側福晉吳氏屢屢來她這裡靜坐,哪怕高靜姝從來不搭腔也不放棄,果然今日差點坑了她。
這樣的牛皮糖做派,讓人人都知道貴妃格外喜歡大阿哥,真是非要把人綁架上他的船的強盜行為。
那也得看看他的小船能不能載這麼重的佛啊。
高靜姝倒不是覺得自己是尊大佛,而是背後的高家對一個皇子來說很重要,如今高斌除了大學士外還監管戶部,大阿哥想給自己找個錢袋子使可以,但不能瞄上皇上的錢袋子啊。
今日她跟皇上說的都是真心實意的話。
大阿哥還要什麼養母啊!自己是皇長子,娶親領差上朝,遠超諸位皇子的進度。竟然還想認個貴妃當養母,有個高家當墊腳石,那怎麼不乾脆做夢去快一些。
皇上早晚是要一巴掌給他抽醒的。
從聖祖康熙爺開始,但凡是太子,比如當年太子胤礽,或是無冕繼承人,比如當今皇上寶親王弘曆,都是沒有出宮開府的,潛邸都在宮裡,一直呆在上任皇上身邊。
雖然這兩人結局不同,但同樣的待遇說明瞭,當皇上屬意某位皇子的時候,是會將其留在宮裡就近教導。
一大婚就踢出去開府的,基本就是被排除了皇位繼承權。
起碼現在聖心如此。
當然,大阿哥要是不拋棄不放棄,也可以走他祖父雍正爺的逆襲路子,九龍奪嫡時,九龍已都在外頭開府了。
但現在,大阿哥無疑是很沮喪的。
吳側福晉在下面站著,連茶都不敢給他奉一盞,畢竟是她辦砸了這件差事。
永璜剛要斥責她蠢,想起她背後也有孃家勢力可用,勉強忍住,只道:「罷了,你到底才是側福晉,不比愉娘娘的分量,她願意將永琪交給貴娘娘養育,自然比我強些。」
他又咬牙。
人人都有親娘照料,連永琪這個四歲的稚子都有了親額娘還有個做貴妃的養母,偏生自己孤單寥落,還被皇阿瑪弄出去開府。
吳側福晉這才鬆口氣勸道:「大爺別惱,皇上這是砥礪您呢,畢竟您才是長子,自然要開牙建府,參與朝政的。」然後又想著為孃家求點恩典,趁著福晉沒進門的時候,多得大阿哥的心,於是又忙道:「大爺開府後的人手,妾身孃家倒有些人盼著效忠。」
大阿哥自去煩惱籌謀,而高靜姝則白撿一個兒子。
愉嬪自己提出來後,皇上就暫且讓五阿哥認了貴妃這個養母。
玉牒不改,遵照的只是清宮中高位嬪妃撫養低位嬪妃之子的規矩。
柯姑姑有些不解:「娘娘就算要認養子,也該從小抱到身邊來養才親近,頂好是連玉牒都改了,算作娘娘的兒子才踏實。這……這五阿哥雖然聰慧,但長到了四歲,且也有自己的生母,愉嬪娘娘不得寵也是個主位呢。」
這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高靜姝端著茶無奈道:「姑姑,不是我非要養五阿哥,而是皇上非要把五阿哥塞過來。」
柯姑姑嘆息道:「既如此,娘娘就要好好拿捏其中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