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他老人家連愛犬的狗窩狗籠都要親自設計,並且不斷改進折磨了內務府一年有餘。更何況他本人常住的別苑,自然更是百般設計了圖紙,命工部與內務府用心督造,終成萬園之園圓明園。
皇后在紫禁城住長春宮,往圓明園後住的是長春仙館。
貴妃則入住萬方安和館。
高靜姝喜歡這處院落。彼時正是淅瀝蕭蕭落著雪花,飛雪有聲,正好落在萬方安和館的一片竹林中,格外像書中描繪的「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
自打來到這裡,高靜姝從未覺得心裡這麼安靜過。
她長久的坐在窗邊,隔著壁嵌玲瓏木架望出去,只覺萬方安和館佈局幽邃,曲折有致。兼之飛雪碧竹,蒼冷青翠之氣撲人眉宇。往院落外看去,亦不是宮道紅牆,而是園林精巧,琅玕森然,水木明瑟,雅潔可人。
紫禁城跟這兒比起來,頓時就顯得又逼仄又壓抑。
高靜姝原本還覺得自己鍾粹宮四室一廳的大房子很夠用,可見了這萬方安和館,頓時都不想再回鍾粹宮了。
怪不得打雍正爺起,每年都要在圓明園盤桓數月,實在比宮裡住著舒適的多。
據說皇帝所居的九州清晏外,大宮門五楹,門前左右六部三院以及內務府各處都設有辦事所,幾乎就是微縮的皇城,住在這兒也絲毫不耽誤朝事。
到了圓明園,皇后的笑容似乎也比在紫禁城裡明快一點。
高靜姝坐在她下首,嘰嘰咕咕跟她說起自己留在紫禁城的宮女,仍舊風雨無阻給純妃送牛乳之事。
皇后含笑聽後才道:「不說她了。倒是你額娘今日遞了摺子進來,說是身子痊癒,想進來給你請安,本宮已經準了她和你妹妹明日進園子。」
高靜姝眼睛一亮:「多謝娘娘。」
兩人還未及再說話,便聽外頭報皇上駕到。
皇上不是自個兒來的,身後跟著的除了李玉,還有福祿壽喜四個太監,一人手裡拎著兩盞琉璃花燈。
晶瑩剔透的琉璃燈體上,燒著栩栩如生的花枝,宛如花葉旁逸斜出,從燈中綻放開來一般。
「今年御窯廠裡,唐英帶著人共燒出來十二對花燈,只有這四對上佳,旁的多少有些瑕疵,或是暈色,或是花枝形態呆板。朕都瞧不上,就索性沒拿來你們瞧——倒是弘晝正巧在一旁,說他不嫌棄,要拿出去給人瞧,便將另外八對都搶了去了。」
皇上話語中似乎在責備和親王胡鬧,臉上卻帶笑。
雍正爺子嗣少不說,還曾經冰冷酷炫地親自把兒子過繼出去(弘曕),更嚴重的就是開除出黃帶子(弘時),所以皇上現在唯一碩果僅存的正經兄弟就是和親王弘晝。
和親王是個疏荒落拓的脾氣,在京裡晃來晃去地惹事,皇上也不計較。有這樣一個弟弟,才越發顯得他是聖明君主。而且時時寬宥一下這個皇弟的小錯兒,還能體現一下自己的孝悌之情。
皇后深知皇上心意,笑意溫慧:「和親王就是這樣的孩子脾氣,也是皇上待他親厚,他在皇上跟前兒才親近自在。」
然後又誇這四對花燈:「難得是樣式精巧,難為這花不侷促在燈上,倒是枝葉舒展,等亮起燈燭,一定好看。」
皇上跟皇后說話素來覺得極為省心,好像字句都合拍似的,於是頷首道:「這對牡丹的自然留給你。」
然後又轉向高靜姝笑道:「見者有份,其餘的貴妃先挑吧。」
剩下三對兒是芙蓉、梅花與芍藥。
高靜姝指了芙蓉:「這個。」然後又指了芍藥:「和敬公主喜歡芍藥。」
皇上撫掌而笑:「你倒是會替朕分派,朕已然給和敬燒了兩對玉兔燈。」言下之意,這些花燈是賞給主位嬪妃的。
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