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冠寶齋(第3/3 頁)
果能超過七萬成交,那超過多少我再給您補多少!”
他繼續說道:“王先生,你可以去外面打聽我和我們冠寶齋的口碑,我可是在市博物館和翁洲大學供職,我要是幹坑蒙拐騙的活,人家不得鬧我單位去?”
“我跟您說實話,我們在跟市政府聯合擺這個攤子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跟政府搭上線,另一個也為了能減稅,所以我們給你的價錢一定是市場最高價!”
王憶有心出去再找兩家古玩店問問價,但第一他臉皮薄不好意思跑路,第二袁輝表現的確實實誠,他所透露出的資訊跟網上查到的幾乎一致。
最終他咬咬牙,說道:“八萬行不行?”
袁輝無奈的說道:“我不是要顯得自己牛逼或者手腕強硬,所以不給你講價,而是我不擅長談價,所以我往往都給人家底價——算了,再加兩千塊,七萬二。”
“這個周我手上沒收到什麼好貨,業績不行,不圖從你身上賺錢,賺個業績和名聲就行。”
王憶點頭:“謝謝袁老師,那咱們成交。”
袁輝掏出手機說道:“小優,拿合同和相機上來,今天終於開鍋了。”
趁著冠寶齋製作合同的時間,王憶打聽道:“袁老師,那個、那個七八十年代的收藏品你們這裡收的多嗎?”
“你想問紅色收藏品吧?”袁輝問。
王憶點頭:“對。”
袁輝說道:“收,但收的不多,九十年代都被滬都商人颳得差不多了。”
王憶想起王向紅家裡那套瓷雕,問道:“有一套瓷雕不知道您是否聽說過,它是jdz出品,叫《收租院》,一套下來挺多個……”
“收租院白瓷燒,是不是講大地主劉文彩欺負老百姓的事?”袁輝頓時接話。
王憶點頭:“對,就是這個。”
袁輝眼睛亮了,他感興趣的問道:“你有這套瓷燒?你確定是一套?一套總共是五十四個瓷啊。”
王憶含糊的說道:“具體是不是一套不好說,我也是在一個親戚的家裡見過,所以有印象。”
袁輝說道:“如果這套瓷燒是全的,那值錢了,總共賣個二十萬不在話下。但只要少一個價值就差了,如果是單獨幾個那不值錢,一個頂多百八十塊,零散的市場上能看到。”
王憶也不確定王向紅家裡那是不是完整一套,而且這也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只是好奇想問。
於是他岔開話題問道:“那為什麼不去市場上收零散的湊呢?”
“零錢換整錢?”袁輝笑道:“這可行不通,因為當時燒製的時候每一爐出來的都不一樣,下面有字,是送給各模範公社的禮物。”
王憶點點頭。
他想了想又問道:“那魚膠你瞭解嗎?”
袁輝說道:“魚膠的水可就深了,略有了解,不過這個只是空口說沒用,你以後要是有需要鑑定的魚膠得拿過實物來,我現場看。”
王憶說道:“這個我帶著。”
他開啟揹包將那一包裹魚膠全拿了出來。
袁輝湊上去看了看。
然後猛地摁住了他肩膀。
王憶愕然抬頭。
袁輝直勾勾的看著魚膠問道:“小兄弟,你剛才強調猴票值一套房,是不是你還沒有房子?”
王憶道:“沒有。”
袁輝說道:“那你馬上有了,至少有首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