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貨擔跑起來(第1/2 頁)
宋萬里想除了節流,屋後他陸續種了一山竹子,過兩年就不用上舅舅家買了。
重要的是得開源,竹製品在家等著買家上門,收益太少,得拓展業務。
家裡這些人呀,他叫來聽南,考校她的算學,學得不錯,跑生意算賬綽綽有餘。
“聽南,那邊有個擔子,你試一下。”宋萬里指著旁邊的擔子。
聽南不明白,仍順從地走過去,把擔子放在肩膀上,起!有點重,但比從水田擔起秧苗輕一些。
“走幾步!”
“哦!”聽南照做。
宋萬里走過去,每邊拿下一個竹製品。
“聽南,你以後就挑著這些樣品,走街串巷。”
“啊,我一個人嗎?”
“我找了賣豆腐的老漢,他帶著你附近幾個大隊,熟悉熟悉路線,然後你就自己跑。”
“啊,我有點怕。”聽南抗拒。
“怕什麼,路都是闖出來的,以後弟弟們都要靠你。過來,記下這些的價格,低於這個價不能買,能高出底價就更好了。”宋萬里不置可否,拍板敲定了聽南以後更苦逼的路。
關於價格宋萬里交待了又交待,要求聽南記賬,回來得對得上。
關於價格的浮動,只有一二分錢,他倒不擔心——孩子還小,應該沒那麼多心眼。
為了誠信,宋萬里約定了上門的買家,價格都低二分,多件價格又不一樣。
第一次,宋萬里耐心與聽南說了很久,聽南認真聽著。
反正現在大舅決定了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包括外婆。
宋聽南跟著跑了幾天,就開始自己摸索了。
除了下雨天,聽南每天做完早飯,忙完家務,安排好舅媽娘仨就得出門。
被狗追過,被小孩嘲笑扔石子,她害怕時,就自我勸解:“出門跑生意也不錯,我可以扣點錢。”
因為她無時無刻不想著回自己家,但家裡窮呀,媽媽總是嘆不完的氣,她要攢錢。
聽南開始試探著從中拿些“回扣”,大舅每一樣竹製品都給了最低價,聽南販賣著自己的真誠,勤勞,口才與可憐,每個竹製品儘量賣出一個好價格。
如竹斗笠1元/頂,她買12元/頂;竹籃子15元/個,她買18元/個……
宋聽南記憶力很好,在哪個村分別買了些什麼,單價多少,總價多少,都能一一道來。
當然每次給大舅報賬也不能全是最低價,那是要捱打的,要靈活調整。
大多時候總賬都高出幾分,博宋萬里一個笑臉。錢少了點時,那就是貨走得多,遇到講價厲害的了。
很長一段時間沒差錯,宋萬里也就懶得天天對賬了,慢慢的一個星期,一個月交一次賬。
宋聽南則一分、二分、三分地攢,積少成多,坐船的錢夠了,給媽媽買鞋的錢夠了,給姐姐買襯衣的錢夠了……
聽南把破布包著錢,藏在一個破舊漏水的罐子裡,然後放在臭臭的旱廁所角落雜物堆。
忙忙碌碌的聽南有了目標,感覺每天精力充沛。
跑完一趟,宋聽南一般下午四點多到家,晚了外婆會擔心。
天氣好時,這個時候,外婆忙完了,就會在宋萬里特製的竹躺椅上,邊曬太陽邊看著聽南迴家的路。
七歲孩子跑貨擔,她不擔心是假的。可她身體不好,還得兒子們買藥養著。
再說家裡的情況,大兒子的脾氣,反對也沒有用,她只能在心裡祈求聽南平平安安。每天看著她晃晃悠悠到家才安心。
宋聽南長大後,腦海中總浮現這樣的畫面:外婆等著她,張望著,看到她就笑。這是她童年的溫暖,她也是有人惦記著的。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