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左手金融右手工業化(第1/2 頁)
吳益沒意見,他現在很信王有志。王繼先也覺得可以賺錢,他不擇手段搞來那麼多錢,也不能放在家裡生鏽,總要找個合適的專案投資。這個王有志看來很會賺錢,以後可以把大部分錢交給他打理。但王翠喜提出再單獨開一家解庫,四海股東太雜,有些事不是王有志想怎麼改就怎麼改的。其實她也怕王有志不懂裝懂,瞎折騰最後賠了錢,讓她沒法跟其他股東交代。
王有志這次一下投了一萬兩銀子,還拉著吳益投了五千兩。王繼先出人意料也投了一萬兩,他心裡很清楚,王有志是萬萬不敢讓他和吳益虧錢的。即便真虧了,也會從別的產業挪錢賠上,自己一點風險都沒有。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投?
范家投了六千兩。自從造出烏金刀劍後,高全自己帶著去拜見範浚和陸游。範浚批評了高全學習不積極認真,但對高全的才華還是給予了肯定,對烏金刀劍給了很高的評價。
他認為高全是“好孩子”,都是被王有志帶壞了。王有志居然阿附吳益、王繼先這樣的奸佞小人,迷戀阿堵物,實在不可救藥。但因為高全跟王有志是相依為命的兄弟,儒家從來不幹讓人“斷親”的事,於是他收了高全當學生,希望高全能夠改變王有志。但王有志認為範老夫子的態度改變,跟範海父子跟著王有志賺了很多錢,總說高王二人好話有關。
陸游態度就更好了,他對高全給他烏金刀劍這麼貴重的禮物很感謝,愛不釋手。當聽說可以大量製造後,陸游更是高興,當即叫來官家,表示要全力支援烏金刀劍的製造。
陸家是江南的大士族,陸游這個主戰派雖然是少數派,但他的影響很大。而且那時候陸游跟唐婉還沒離婚,唐家也對在商場上名聲鵲起的阜康商號很有興趣。這樣陸家也投了五千兩,唐婉說服孃家投了三千兩。
張瑾那幫小軍官投了兩千六百兩,錢家投了兩千兩。但其實還有一個姓錢的隱形股東,那就是錢知縣。雖然跟錢鈞家也能扯上關係,但錢知縣家裡的影響遠不是錢鈞家這種小武官家庭能比的,錢知縣家出過尚書、侍郎等十幾個四品以上的官,而且都是文官。錢知縣的“孃家”投了五千兩。
王翠喜見狀投了七千兩,其實這大致是她賣香皂盈利的八成。
至於解庫的名字,王有志早就想好了就叫兄弟解庫。取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意思,明面上看著是他和高全兄弟二人的,實際也暗含與四海解庫是兄弟商號的意思。王有志跟股東們解釋:做生意和氣生財,四海之內皆兄弟,來的都是客。
第一個跑來恭喜的當然是王正,他存了二百兩銀子。王有志親自為他辦理存單,年息六厘,比市價高一厘,並建議他存定活兩便。接著來了一大幫官和富商,其實都是衝著吳益和王繼先的面子。王有志給存款超過二百兩的客戶發貴賓卡,憑此卡到翠樓、張瑾的香皂店還有錢家的店鋪消費可以打折。
貸款的第一個客戶當然是王有志自己,他要上一個空前的大專案——紡織廠!因為大宋版的飛梭和珍妮機都已經實驗成功了!
一天下來,收到的存款摺合六萬多兩銀子,加上股本 386萬兩銀子,兄弟解庫能動用的資金約有十萬兩銀子了。王有志得意洋洋地想:後世他見過那麼多老闆爭著請銀行行長吃飯,如今自己也當上銀行行長了。果然還是用金融手段弄資金快。
王有志當即決定貸出去五萬兩給自己成立的紡織廠,利息只有1分5厘。雖然低於市場利率,但王有志擔保穩賺不賠,而且向股東們提議:如果賠了錢,那他就用香皂和碾米廠的收益來彌補;如果盈利已超過每年40,大家把這個貸款轉為股份。這樣的好事,股東們自然同意,由此王老闆創立了世界上首例貸投結合業務。
他還帶股東們參觀了紡織廠的機器以堅定他們的信心,當然不可能讓他們趴在上面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