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杜馬解散(第3/4 頁)
而且,斯托雷平並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自己作對的政敵。
上一屆被捕的杜馬成員都被安下罪名。
叛國罪。
儘管有不少成員被放了出來,但更多的人是被判處重罪。
由於流放列車出現事故,斯托雷平選擇了以絞刑的方式進行處理。
僅僅一個天,就有五百人被處於絞刑。
絞刑場站滿了圍觀群眾。
待拉桿一按,數十條生命就這樣消散。
而這一絞刑也遠沒有結束。
至少,每一天都會有人被處於絞刑。
以至於無數人將此稱為斯托雷平的領帶。
冬宮內,瑪利亞接過侍女小艾米遞過來的報紙。
報紙上寫滿了對斯托雷平的批評,怒斥他的罪過與狠毒。
可惜,這種做法並不能影響斯托雷平。
自從那次暗殺事件之後,斯托雷平已經將自己的家人送到更安全的國外。
因此,現在的他已經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
能夠阻攔他的,就只有真正掌權的沙皇。
當然,瑪利亞也沒打算去影響斯托雷平的改革。
他的改革卻是會造成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然而他的改革卻可以給俄國開啟一個走向正規的通道。
破而後立,只有打破俄國原有的的固定枷鎖,才能夠重新站立起來。
翻過這張報紙,下面的一串新聞吸引住自己的眼球。
普提洛夫工廠正式拍賣。
由於斯托雷平瘋狂打壓第一屆的杜馬成員,以至於大部分工廠和商店都被他直接給收歸國有。
Совет公社自然也成為了他所打壓的物件之一。
只不過,瑪利亞對斯托雷平的做法感到詫異。
他做得太過火了。
雖然說,杜馬會議不可能影響得了俄國沙皇,但面子工作總得要做吧。
而且,杜馬會議本來就是用來忽悠底層的人民百姓,讓他們認為俄國沙皇已經受到了牽制,人民獲得了勝利。
要想繼續忽悠下去,這場抓捕行動就應該抓一部分,留一部分,分化一部分。
這樣去做,百姓也也只會是認為‘被抓的那一部分犯法了’之類的東西。
可是,斯托雷平卻是以雷霆之勢,將這一屆的所有代表成員都抓走,並且下達通緝令。
瑪利亞反應迅速,早就已經讓Совет公社撤離。
撤離工程全程由托洛茨基負責。
在這一方面,他表現出自己的管理才能。
先將最重要的錢給直接搬走。
在接管普提洛夫工廠之後,憑藉出色的管理能力,工廠掙了不少財富。
然後就是核心機器。
普提洛夫工廠一直以來都是以金屬加工為主,他們擁有極強的最金屬加工能力。
機器搬不走就直接拆成零件,然後秘密運送離開。
因為是提前準備,所以在杜馬會議發生變故之前,普提洛夫工廠內的大部分機器都已經搬運出去。
再然後就是人員的分佈。
Совет公社內的普通員工都直接解散,主要幹部人員秘密離開。
這份資訊也在很早之前就通知到遠方的約瑟夫。
所以,Совет公社的撤離幾乎都是同步進行。
在Совет公社撤離之後,普提洛夫工廠就被收歸國有,並且用來拍賣招資。
雖然現在的Совет公社撤離了,但掌握著巨大資金、人脈和重要機器零件的他們,只會轉入地下。
要想在這個時候革命成功,幾乎不可能完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