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重建軍團(第1/4 頁)
這些從工廠裡走出來的人員並不是老師,他們也不知道要如何去教人。
但是,這間學校從來都不會教育學生,而是教授技術。
但凡做過工人,都會有一定的經驗在此,因此在教學方面會容易不少。
在接納了失業工人進入學校之後,察裡津內的失業率一下子就降到一個極低的點。
可是,這樣的失業率只是暫時性,不可能一直讓工人留在學校。
畢竟這樣的技術學校,都是由政府負責出錢,瑪利亞可不認為這些工人能夠給得起學費。
所以,要想在未來給工人們開闢更多就業崗位,就必須擴大工業種類。
工業加工針對國內的訂單就足夠了。
但如果是國外的其他訂單呢?
原本還想將目光投放到更遠的土耳其那邊,可是在知道他們內部還未結束內戰之後,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於是乎,瑪利亞將目光投放到外資身上。
引入外資確實會有很大風險,但只要運用得當,就可以得到豐厚的收益。
在會議裡,瑪利亞提出一個觀點,不可以過度依賴外資,也就是說引入外資時,必須掌控外資對本土經濟的影響。
一旦引入的外資過多,很容易造成對外資的依賴性。
外資要是大規模撤離,到時候就會引起經濟問題,嚴重的情況下就是經濟危機。
因為,外資是有逐利性的。
晴天時送你一把傘,賺了一波後就撤離,一旦反應不及,就會造成滿意狼藉。
所以引入外資只是手段之一,對城市內的民企也要扶大力持。
計劃經濟需要大量的運算,目前為止很難實現,所以只能扶持城市內的市場,但這只是暫緩之計。
主要目的是防止城市內的瓜分蛋糕規則遭到破壞。
當然,現在的察裡津產業比較單一,目前所要扶持的,主要是金屬加工和農業這兩方面。
應付的,也都是國內的訂單而已。
現在的俄國正處於斯托雷平的改革階段,無論是農業亦或是工業都在飛速發展。
斯托雷平更是提議,希望可以多建設鐵路,將每一座主要城市都連線起來。
這樣的提議很快就得到了透過。
原因並不難理解。
一個國家要進行發展,就必須有一條強大的運輸通道。
在古代,會以海運為主。
在這個時代裡面,則是以鐵路為主。
這不單是用在對國家的建設上面,更是用來展現自己的國家實力。
一旦發生戰爭,四通八達的鐵路將會成為運輸兵力的重要通道。
這是一筆巨大的訂單專案,不單是俄國境內,就連國外的公司也想爭取這款鉅額訂單。
只不過,瑪利亞卻利用自己的公主身份進行了作弊。
有些時候,公主這個身份卻是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麻煩。
但有些時候,確實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
用好了,就能給Совет組織帶來更加豐厚的利益。
經過一番爭奪後,最後,這款鉅額訂單分別落在幾座國內的城市裡面,察裡津就是其中之一。
然後,意外發生了。
……
黑色的夜空,見不到半點星光。
深邃,漆黑。
悠長的鳴笛聲,從遠方響起。
拖拽在後的白色煙霧,與列車一同前行。
這是一輛運載著各種加工過的鋼鐵。
猶豫要大規模修建鐵路,因此要製作鐵軌的訂單落在了察裡津手上。
爭奪這一訂單的城市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