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在這個時候,印度部隊在東北邊境特區正進行集結‐‐但在做法上與陸軍方面原來的意圖大相逕庭。一九五九年十月,當時由托拉特將軍指揮的東部軍區,曾經建議在東北地區搞三道防禦線。根據這個方案,首先要在儘量靠近麥克馬洪線的地帶,建立一批哨所,以監視從西藏進入東北邊境特區的主要通道。這些哨所只不過起個絆腳索的作用,一旦中國部隊進攻,這些哨所就向後撤。在這條前沿哨所線的後面,要建立第二層據點,這些據點要有足夠的力量進行阻滯戰鬥,以迫使入侵者在進一步向前推進之前,必須在這裡重新集結,並將自己的後勤基地向前推移。第三層是正式防線;其設想是入侵者如果進攻到這裡,它的補給線就會拉得過長,因此就可以在這裡擊潰對方。邦迪拉將是這道防線的一個支撐點,這道防線的其他據點都不應距離平原過遠,以便於能夠及時得到給養和進行集結。這種設想的優點是:它可以使東北邊境特區的極其惡劣的地形轉而為防禦服務,使中國部隊背上包袱,為他們自己的狹窄並拉得過長的供應線傷腦筋,而印軍的主要陣地和平原之間卻有距離不長的交通線相聯結。這種設想的缺點,在印度人看來,是屬於政治性的。一九五九年後人們認為政府對邊界防務採取了拖拉的態度,而上述防線戰略就可能,而且也的確被說成是這種態度在軍事上的體現。一九五九年十月底,美聯社自新德里發回的一份報導,準確地反映了這個防線計劃的內容及其論據,報導說,&ldo;印度陸軍已經放棄了保衛在喜馬拉雅山邊境大片地區不被共產黨中國侵入的希望……印度的軍事戰略將是實際上不放一槍就讓出大片土地。印度人只準備在深入他們領土內部的地點進行抵抗。&rdo;
但無論如何,這個防線的設想還是被接受了,並且成為陸軍在東北邊境特區的規劃的根據。為了執行這個計劃,開始時估計需要一個師(下轄四個旅)的兵力;但一九六一年森將軍估計最低限度需要兩個師(下轄六個旅)。如前所述,當中國部隊跨過麥克馬洪線時,印度在東北邊境特區卻只有兩個旅。那時以後,這個防線設想就被束諸高閣。後來調到東北邊境特區的部隊,分佈很散,不是從一個全面的防衛計劃出發,而是根據情報局關於中國部隊可能向什麼地方進軍的估計進行部署。部隊被分割成營、連或更小的單位,拿著能夠隨身攜帶的武器和彈藥,徒步走進山區,進入新德里總部在地圖上選好的陣地,而且要靠已經非常緊張的空運來供應。這樣的部署不是出自軍事上的考慮,而是出自要在麥克馬洪線上同中國人打仗的政治需要。這種做法之所以被認為是合理的,依然是根據中國不會發動強大進攻的信念出發。尼赫魯十一月份在議會中講到這些,他解釋陸軍為什麼要在&ldo;從軍事觀點來看非常不利的形勢下&rdo;,企圖在塔格拉山脊下作戰,而陸軍原來的意圖則是把主要防線建立在更南面的地帶。尼赫魯說,之所以要這樣做,&ldo;部分地是由於我們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料到這樣大規模的入侵,部分地是由於我們不喜歡……在我們的領土內後退的想法。&rdo;在邊境戰爭發生了五年之後,梅農承認,如果&ldo;讓[中國人]深入印度領土之後,再同他們打仗&rdo;,可能從戰略意義上考慮是更好一些。但是,他說,&ldo;我們當時不可能說服輿論接受這一點。&rdo;這樣,梅農就毫不感到羞愧地承認,他和印度總理都自覺地違反了戰略上的有利條件,以圖安撫淺陋無知的&ldo;輿論&rdo;。
依照上述的防線計劃,陸軍就不需要派大部隊開進東北邊境特區東端的山區,而是要在布拉馬普特拉河谷的提祖(teju)和山腳下的哈尤良(hayuliang)等地附近,等候中國人穿過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