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金花榜(第3/4 頁)
準備了。
果真,一柱香不到的時間,就聽得街頭傳來陣陣喧鬧樂聲,引得北窯莊的所有人都湧上街來圍觀:
只見一行而來的軍府報喜官差共有六人,前面一人敲鑼開道,一人手捧紅綢捆紮的特製精細木板,那便是上面記錄考生姓名、中榜名次以及考官姓名的“金花榜子”。
接下來,中間的兩人帶著嗩吶吹器,一進入街面便開始了喜樂的吹奏,再後面,兩個人分別高高扛著寫有“捷報登傳”、“解元及第”兩塊木牌。
這一下子,整個北窯莊都鬨動了。
“咱街上出了解元啦!這是誰啊?”
“還能有誰,秦家的秦剛啊!”
“現在可不能直接喊解元的名諱了,一定要喊秦宣義大爺!”
周圍跟上了滿滿一圈的小孩,官差也不驅趕,保長王麻子不知什麼時候喜笑顏開地趕來,與領頭的官差詢問了幾句,便忙不迭地走在前面,往秦家的宅門口帶去。
隨著鑼聲與樂聲接近,秦剛、秦福以及秦規三人早已迎出門外。
領頭的報喜官差是認得秦剛的,趕緊上前,高舉金花榜子,大聲說道:“下官高郵軍府司戶參軍,受毛知軍所託,特來給秦宣義報喜。恭賀秦宣義高中高郵軍解試榜首,解元及第!”
秦剛趕緊回禮並將金花榜子接過道:“多謝參軍,多謝各位官爺。”
秦福在一旁趕緊將事先準備好的大紅封拿出,給報喜的各種官差一人遞了一封,又忙道:“幾位官爺辛苦了,還請進來喝點茶水吧!”
秦規也跟著將幾個人迎請進了大門。
秦盼兮此時正指揮著黃小個,將已經懸掛而好的兩串鞭炮點燃。
頓時,噼哩啪啦地爆聲齊鳴。跟隨官差過來的小孩子們捂著耳朵尖叫著,卻還一個勁地要往門前竄,膽大的還在地上去拾撿一些沒有燃著的小鞭炮,膽小的則貼過去靠著大門往裡瞧。
秦盼兮雖然並不比這幫孩子大多少,但是如今卻是喜氣洋洋地以主人家自居,笑著拿出準備好的籃子,抓起裡面的嶄新銅錢,使勁向街中灑去。頓時,那幫小孩便歡呼著衝向街中,去爭搶掉落地上的銅錢。
王麻子沒能跟著官差進門內去喝茶,此時便對著秦盼兮說著各種恭喜賀喜的話。
盼兮也是個精明人,也掏出了一個大紅封子遞過去,這下子可把王麻子給樂壞了,連著說:“原本是不好意思的,可這解元家的紅封是大喜之物,老漢我就腆著臉收下了!”
進了正堂喝茶的官差也都只是意思一下,討個彩頭。坐了一會,轉達了毛知軍的祝賀之意之後,便回去了。
秦福鄭重其事地將官差送來的金花榜子置於正堂中間的香案臺上,口中不住地念叨著祖宗保佑,雖然還不是進士及第,但是出了一個解元,實在是榮耀的大事。
這種金花榜子,但凡接到的家庭,都會一直放在正堂之中供奉下去的。更有甚者,還會把它請至宗族祠堂裡,供族人以及來訪客人觀賞,以示榮耀。
秦規也趕緊派了與他一起過來的人回秦家莊去,向秦三太爺與徐夫人等報喜。
眼下城裡秦宅這裡,少不得接下來會有大批的客人前來道喜拜訪,這些事情,自然是缺不了他的張羅。
而隨著解試鎖院的結束,幾位考官所抄錄的《九州求才》與《少年華夏說》的一詩一賦,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傳遍了高郵全境,再傳向周邊州縣,更是傳向了整個江淮大地。
臨澤鎮,菱川書院。
喬襄文正指揮人,將好不容易轉抄而來的《少年華夏說》賦文精心謄錄的一塊大匾,高懸於書院正堂中央,並極其自豪地向眾位學子宣稱:
“此賦的作者秦宣義,就是我為本書院而請來的格致學教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