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嚴明律法(第2/2 頁)
商君曾說‘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陛下也曾說,法為天下法,萬民共守、萬民共遵。如今《法典》雖成,但未經施行,難知便民與否,雖楊沛等人乃法家之士,安知諸事變化?此法一旦施行,便不容有錯,不然有損朝廷威嚴,還是謹慎再三,請眾議為好。”
荀或、荀攸二人也是一樣的看法。
趙溫出來打圓場說:“臣記得當初議定修律時,郭溥曾與楊沛等人爭議過一回,太學亦有所辯論。如今《法典》既成,不妨將其交由太學明法科博士、諸生議論研習,一者可查漏補缺,找出不足之處,刪繁就簡;二者也可以讓明法科提早熟悉,彼等到底精熟律法,如今《法典》一出,以前律法大多有變,若不體現精通,他日策試授官,於地方上該如何治法呢?這最後,便是此等良法利於百姓黎庶,一旦引發議論,眾所周知,提前預聞,施行時便會少許多阻力。”
“你們說的也有道理。”皇帝嘆了口氣,見大多數人都持謹慎地態度,心裡也覺得自己有些激進了,於是退了一步,看向楊沛道:“那就將其下太學明法科,命諸生議論吧,有疑難刪改之處,你親自去太學辯論解惑,理不辨不明,既然要出百代之法,也就不急於一時。”
楊沛知道很多世家大族都牴觸這個《法典》,因為裡面的條條框框都對豪強進行了諸多限制,但他之所以制定這樣的法律,是因為相信皇帝的決心,所以即便有所波折,他也會強項硬上。
眾人都知道皇帝的外儒內法,濟之以道,秉承著漢家霸王道雜之的制度理念,治國方法都是以此為遵循,如今更是立下法律,顯然是希望後世之君與他步調一致。
其實大臣們中間支援皇帝的不少,比如曹操就主張以刑法為主,較為開明的趙溫、荀或等人倒是不置可否,只是覺得以前的律法都對豪強的約束有限,現在突然更立嚴法,要他們全部遵守,可能會適得其反。
好在皇帝沒有采取激進的方式,而是循序漸進,春風化雨,他願意花上三十年、四十年的時間去打造一個完整的法律和制度留給後世人。
喜歡興漢室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興漢室【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