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下鄉的日子(一)上(第1/2 頁)
(一)、文華兄弟倆來到了泉水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他們哥倆剛到時人生地不熟,誰也不認識。開始在一個大房子裡面住,住了兩天連長說:“大房子要做會議室,得騰出來。讓每個人到農民家的閒房中去住。”他倆在張老樹家住,張老樹原來是從江蘇過來的,他在五十年代,帶領全村男女老少,從江蘇來到了成疆,在這塊處女地開荒種地,張老樹會拉二胡,生產隊裡搞宣傳活動他是主力,她女兒也參加了宣傳隊,和知青們一起跳舞、唱歌、演節目。
知青在農民家住只是居住,下工回來要自己做飯,兄弟倆開始兩天跟著大家一起吃,不用做飯,分開住後要自己做飯,兩人要自己撿柴禾,農村沒有煤燒,都是自己撿柴禾燒,兄弟倆和了點面,農村都是大鍋做飯,借了東家的鍋碗瓢勺、面板擀了點麵條,下到鍋裡煮,可是不知道怎樣是煮熟了,鍋開了還蓋著不知道揭開蓋子,鍋溢位來了捂著蓋子不知所錯,文華道:“怎麼辦?快叫人來看看吧。”
把張老樹叫來道:“張隊長,你看這咋辦?”張老樹說:“鍋溢了就把鍋蓋揭開,別使勁捂著了,越捂越溢。在這做飯不像在你們家裡,用煤爐子,在這用柴火,火大了撤出柴火,火小了新增柴火,讓狗子幫著你們做幾天飯。”以後的幾天裡,張老樹的兒子張大中每天幫著一起燒火做飯。
他看哥倆沒事就看書學習,便說:“我也想學,你們教我吧?”文華說:“行,你每天晚上過來。”從此,張大中也來屋裡一起學習。
大中說:“柴火都是自己到地裡挖別人不要的玉米根、高粱根、豆子架幹了都能燒,你們幹活休息時自己找點燒的帶回來做飯用。”這個生產隊,明裡是實行公社化,暗裡把隊裡的地都包給各家,隊裡統一耕地、種地,統一澆水,田間管理除草施肥是各家管各家,收成的多少按照產出比例提成,收成規定的數量交公糧,剩餘的自己留用。
知青在生產隊裡乾的都是體力活,在生產隊裡幹體力活的掙十個公分,女的幹輕活的每天五、六個公分,到收成完了時按照公分多少分糧食,每個人分到的糧食自己到村裡的磨盤上去磨。生產隊種的白菜、蘿蔔都是按照公分多少分給社員和知青,女知青嫌公分少要求和男知青一起上工乾重活,有的知青能幹,分配給自己的活能完成,有的知青身體弱幹不動,完不成只好按照女的活拿五、六個公分。
晚上回來吃完了飯,連長要組織到會議室學習開會,會開完了回到屋裡累了一天,只好洗洗睡了,在農村天天干,上工沒有星期天。地種上了讓知青們挖河泥、鑿石頭,興修水利,知青連長董大偉在農村帶領知青幹出了成績,上級推舉他當縣長,市裡也有意要讓他當縣長。但是,他卻不想幹,要等著回城當工人。
夏天的烈日烤的人身上都疼,下鄉的知青中有個叫李國成的看見了一片西瓜地裡的西瓜成熟了,晚上約了幾個知青同學,摸到瓜地裡去偷瓜,他們拿了個一人高的網兜,見瓜就摘,摘了整整一網兜,正扛著往外走,忽然,有人喊:“快跑,抓來了。”李國成扛著滿滿一袋瓜邁開腿使勁跑,由於網袋裝的太多,網袋撐破了,一個一個的大西瓜往外掉,有的摔壞了,李國成把瓜心中間的位置用手一掏,放進嘴裡邊吃邊跑,跑著袋子裡的瓜掉著。
眼看,後面追的人騎著高頭大馬快追上來了,扔下瓜袋子就跑,跑到黑暗處躲起來,等騎馬的追兵走了再回來拿瓜。第二天,生產隊召開全員大會,揪出昨晚的偷瓜賊,知青也是很心齊的,誰也不說是誰,隊長氣的要報案,最後,還是由於證據不足沒能抓住真賊。
由於,下鄉的知青越來越多,農民家的住房有限,後來的知青沒地方住,村裡有個五保戶家,房子已經很多年不住人了,自從老人去世後,房子一直空著,房頂已經年久失修快塌了,開始來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