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富城的大哥在張家長大(十五)下(第1/3 頁)
張勝見拉來的木頭曬得差不多了,找來了幾個瓦匠,按照每天二十個銅板算工錢,他和自己的幾個弟弟當小工,先把房子壘起來,四間房子蓋的寬寬大大,上樑這一天,張勝讓二妮兒在家做飯,二妮兒買了幾斤肉回來,做了幾個菜,把爹孃和保長也叫來,連幹活的一起吃了上樑飯。
二妮兒不敢耽誤集市賣土豆和雞蛋的生意,那是他們倆生活的來源,也是蓋房子所用之需,第二天又去集市了。這些天二妮兒也很辛苦,除了每天賣土豆,還要去收,收回來再去賣,雞蛋是捎帶著收回來賣的,生意也算不錯。
三個瓦匠加張勝哥四個,用了四天時間全部壘起來了,上樑後上了椽子和破開的板材,上面又上了厚厚的房泥,房泥上面蓋了瓦。村裡的鄉親們看張勝蓋新房都來觀看,見張勝的房子蓋的氣派,院牆高大。
都羨慕的很道:“你看人家張勝家的房子蓋的那叫一個氣派,恐怕全村就此一家了。”“人家做生意賺了錢,才蓋的起這麼好的房子。”“啥時候咱們能住上這樣的房子,算是燒了高香了。”同村的周氏往常見二妮兒回來待答不理,看二妮兒蓋了新房,老遠就和二妮兒打招呼道:“張家侄媳婦啊,回來啦,今天的生意不錯吧,賣了多少錢,跟俺說說,趕明俺們也去賣土豆行不?”
二妮兒說:“土豆不值錢,賣不了幾個錢。”“那你們咋把房子都蓋起來了?”周氏道。那是前些年在外邊幹夥計積攢的一點錢,這回都花完了,還借了些錢,要不是二弟要娶媳婦也不會這麼急的蓋房子。
周氏撇嘴道:“花完了再掙嘛,你是怕我借你錢咋地,不帶這麼小氣的。”二妮兒不搭腔回了自己家。
把牛車卸下來喂上牛就回屋做飯,等張勝哥幾個回來,張勝回屋對二妮兒說:“房子蓋完了,裡外的牆泥也抹完了,今天就可以結工錢,我手裡沒錢,差不多要八十個銅板吧?”
二妮兒道:“這些天賣的錢差不多能夠,主要還買了些東西,要不應該還有富餘。”張勝兩人吃完了飯,二妮兒收拾停當,兩人把錢袋子倒出來數了數,還真是剛夠付瓦工的工錢。
張勝道:“明天我去找柳木匠做門窗,一個窗戶是四十個銅板,一個門是五十銅板,院子的大門要一百個銅板,這幾天賣的錢都攢著,後面還要打幾件傢俱。”
張勝家的房子除了沒安門窗,基本就緒,張勝就等柳木匠把門窗做好裝上,再粉刷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剛蓋好的新房子裡面牆壁都是溼的,要晾幾天,等幹了再粉刷白牆,這些天張勝把院子裡的地翻了翻,澆上水,種了些菜。
蓋了房子除掉豬圈和院子還有一畝多地,張勝只能因時種點大白菜、大蔥和蘿蔔等小菜。光那片地張勝和哥幾個整整忙了七八天才種完。柳木匠做的門窗已經安裝完畢,買玻璃也是很貴的,張勝決定只把主屋和堂屋裝上玻璃其它屋子都用紙糊。在當地只有鎮上大地主家才捨得用玻璃做窗戶,一般人家都是用紙糊窗戶。玻璃可是稀罕物,張勝在地主家幫傭時見過,知道玻璃對屋裡光線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想給自己家安上玻璃。他到鎮上去了幾次也沒見有賣的,於是,找到原來幫傭的管家問了在哪裡能買到玻璃,管家說是東家託人在城裡帶來的,他知道當時買玻璃是量好窗戶上每個框的尺寸的,所以,也量好了要買玻璃窗戶的尺寸,一一記下來。張勝趕著牛車裝了一車土豆拉到城裡,賣了個合適的價錢,找到玻璃鋪,把玻璃剌好一層一層的墊好,小心奕奕的趕回村,自己把玻璃裝上,把玻璃店給的膩子刮在窗戶上,沒有油漆刷窗戶框,為了保護窗戶,張勝用桐油刷窗戶框。村裡人都來看張勝的家和新房子,參觀他家明亮的屋子,有的看了道:“哎呦!張勝你這新家趕上地主家了。”“張勝,你換了新家也該換老婆了吧。”“張勝你這屋裡明晃晃的,你跟媳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