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ldo;若是鬧起來,都趕走就是了。&rdo;
&ldo;那又有誰來填這個空缺呢?&rdo;
王從武閉嘴了。
世家大族的人只有這麼多,哪怕世家這些年沒落了,但彼此之間的關係依舊錯綜複雜,牽扯甚廣。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同進同退。畢竟關係斬不斷,其他們代表的都是同一份利益。夏國的君主,不管是先祖也好,已逝的先皇也罷,對著這些出身世家的大多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願意計較。沒了馮尚書,還有錢尚書、王尚書……都是一樣,除非聖上真的鐵了心不用世家的人。
不過這又牽扯出更多的東西了,這年頭讀書寫文章的多是世家子弟,一旦選官制度改變,會不會有人反對,這還是一說,能不能選到德才兼備的人又是另一說了。像今天,皇上提的這個科舉便叫李廷芳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可惜的是他,終究還是不能對著一位新皇抱有太高的期待。縱然這個想法不錯,在皇上那兒多半也是浪費了。
李廷芳沒再想科舉一事,只是吩咐道:&ldo;我瞧著聖上的意思,明後兩天應該就會動身前往建康。此行所攜之人不會太多,還得勞煩王大人多加看顧了。&rdo;
王從武保證道:&ldo;丞相放心,我並不會叫聖上受委屈的。那個馮老禿驢若是敢鬧出什麼麼蛾子,我非得打著他滿地找牙!&rdo;
李廷芳失笑,卻也沒有替馮慨之說什麼。
他本就不喜馮慨之這人。
殊不知馮慨之對他們也是鄙夷至極,出了皇宮坐上馬車之後,他便同張崇明發起了牢騷:&ldo;今日真是叫的那兩個狗東西看了笑話,尤其是那王大呆子,那尖酸刻薄的臉簡直看得我直想吐,他怎麼那麼喜歡看別人倒黴啊,怕不是心裡有病吧?&rdo;
張崇明半合著眼:&ldo;你跟那個呆子計較些什麼?他是一根筋,你也是?&rdo;
&ldo;可我看不慣他胳膊肘子往外拐。兵部可是您管的,他卻向著李廷芳!那李廷芳有什麼好的,不過只會說一些冠冕堂皇的場面話而已,那呆子竟然還真信了。&rdo;
張崇明反問:&ldo;你指望他能有多聰明的腦袋?&rdo;
也是,馮慨之這麼一想,忽然就不氣了,為了一個呆子氣壞了身體不值得。
他願意跟誰好就跟誰好,還以為他們稀罕不成?
話鋒一轉,馮慨之又提到了蕭瑾:&ldo;今日小皇帝提到的科舉似乎有點意思,那道聖旨若是明兒發出去了,定能討好天下的讀書人跟商戶。這回他做事倒顯得有些急智,看來是被攻外頭的那些流言蜚語給嚇怕了,不得已才憋出了這麼一個法子。就是不知這辦法是他自己想的,還是別人給他支的招,倒是挺好用。&rdo;
不怪馮慨之覺得這只是一個權宜之策,實在是他從來沒想到蕭瑾是真想用科舉取代恩蔭入仕。
蕭瑾早就看這個選官制都不爽了,這裡沒有唐朝,自然也沒有科舉制。如今夏國的選官制度還是門蔭制和流外入流。所謂的門蔭,是指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而流外入流,大意是指未被編入正式官職,如低階辦事員、專門的技藝人才如隸書手、楷書手等,在任滿一定年限之後,經過考試合格,可以到吏部參加銓選,進入流內。能在蕭瑾眼前晃動的,大多是靠門蔭上來的,朝中百官大多出身世家大族,京城內外大大小小的官銜也被他們所把控。
蕭瑾如今想做的,就是徹底將這些人打壓下去,再扶持一部分人上來,讓整個社會階層得以充分的流動。
但是這些念頭暫時還不能表露出來,更甚至,就連下令科考也是這麼模稜兩可地給出一道聖旨,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