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頁(第1/2 頁)
等到天氣轉涼之後, 便又始大肆渲染夏國的軍事後勤,揚言大軍冬日的軍糧已經準備妥當,隨時都可以運送到前線, 另外,朝廷還替五十多萬大軍趕製了冬衣, 必不會讓他們在冬日裡頭忍飢挨餓。
那報紙發行,一則是為了鼓舞士氣,不至於自生內亂;二則也是為了動搖燕國的民心。
燕國如今大半的百姓都是原來齊國人,齊國本就被燕國滅了國, 滅國之後燕國對待從前那些人也不過爾爾, 不比他們聖上多翻施恩。張崇明覺得, 這些人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記恨的,如今就只差一個導火索, 將他們心裡的不平徹底激發出來。
這些報紙不僅在夏國境內兜售, 沒多久也傳到了燕國邊境。
這年頭尋常百姓想要知道前線戰事如何比登天還要難, 但夏國竟然將這些公然寫在報紙上, 可想而知有多惹眼了。那些報紙一入燕國就被人盡數買了過去, 眾人一看之下, 心中越發悲觀起來。
夏國勢力如此之盛,他們要拿什麼抵擋呢?
眾人議論紛紛,但凡碰面了必要提起兩國之間的戰事。
&ldo;聽說了沒,這回咱們攻城又失敗了!&rdo;
&ldo;這都多長時間了,大軍啟程的時候還揚言三個月拿下楚國,如今上個月都已過去,卻連城門都沒破,難道這楚國比從前的蜀國還要難打?&rdo;
&ldo;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之前打蜀國的時候還多虧了楚國幫忙,若不然,哪有這麼快的?說來楚國也算是幫了咱們一次大忙,如今轉頭就去攻打盟友,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rdo;
&ldo;噓,不要命了,這種話你也敢說?當心朝廷直接來抄你的家。&rdo;
人人都知道,如今燕國朝廷沒糧了,近兩日不知哪裡傳來的風聲,說朝廷要抄富戶的家,要把他們家中的餘糧拿去充公,讓大軍得以繼續攻城。
這話不知真假,但卻叫人十分害怕。
誰都不想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業被朝廷摘了去。他們哪能想到,滅國之災都經歷了一次,如今自個兒的家又要滅一次。
人比人氣死人。
看看人家夏國,未雨綢繆把什麼都準備好了,拿的還是朝廷的積蓄,沒動民間一分一毫。可再看一看他們,前線戰事吃緊,竟然要他們交糧運糧,回頭是不是還得讓他們趕製兵器?
真是同鄉不同命,他們與劃分到夏國的那些人本是一國的,當初齊國被滅國的時候,還是燕國佔盡上風,結果不過短短一兩年,形勢便都變了。
一時間,燕國境內的富戶人人自危,對待官府朝廷的人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著了道。
富戶在當地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他們對此此戰事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周邊的百姓。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眾人便都覺得燕國遲早都要輸給夏國。
燕國的朝廷得知之後,立馬讓地方的父母官出具政令,禁止民眾傳播謠言,違者以重罪論。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有句話叫堵不如疏,未曾有這道政令時,眾人只是半信半疑,覺得要輸;如今有了這道政令,他們便覺得朝廷在欲蓋彌彰,說不定已經輸了。
原本朝廷收糧食便困難重重,眼下被這麼一鬧,更是一粒米都受不上來了。
朝中官員叫苦不迭,然而他們與原先齊國的那些百姓有著天然的鴻溝,以他們的手法御下,怕是越治越亂,遂只能一封信寄去江陵府,請陛下定奪。
司徒恭看過奏書,卻越想越不忿。
一群廢物,難堪大用。
同樣都是一國之君,蕭瑾手裡的人個個都是能臣,不管放在哪兒都能立得起來,可為何他的朝中竟找不到幾個能夠獨擋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