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鏡不重圓,覆水難再收!(第2/2 頁)
漫著陳舊的墨香,書架上的書籍安靜地排列著,彷彿在等待著主人的翻閱。他坐在那張熟悉的書桌前,回想著與陳文的對話,心中滿是苦澀。曾經的美好回憶如潮水般湧來,那些一起漫步的時光,那些相互傾訴的夜晚,如今卻在現實的無奈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方正拿起一支毛筆,想要在紙上寫下心中的煩悶,可筆尖剛觸碰到紙面,又無力地放下。)他明白,即便知曉了過往的種種,也無法改變如今的局面。
陳文也同樣陷入了沉思。她在學堂裡,望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卻難以展露出往日的歡愉。孩子們的笑聲如同銀鈴般清脆,可在她聽來,卻像是遙遠的回聲。過去的情感如同糾纏的絲線,剪不斷,理還亂。她試圖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們的功課上,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方正的面容。
日子一天天過去,方正偶爾會在街頭與陳文相遇。兩人目光交匯的瞬間,時間彷彿凝固。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是微微點頭示意,便匆匆擦肩而過,留下的是無盡的落寞和嘆息。(方正的身影在人群中漸行漸遠,陳文卻依然站在原地,望著他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能回神。)
,!
有時,方正會在夜深人靜時,提筆給陳文寫信。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桌上,他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孤獨而寂寞。可每每寫到一半,又覺得再多的言語也無法彌補曾經的裂痕,只能將信紙揉成一團,丟在一旁。那一團團廢紙堆積在角落裡,如同他破碎的心。
陳文也會在無人的夜晚,拿出方正當年送給她的信物。那是一支精緻的髮簪,鑲嵌著一顆小小的珍珠。她輕輕地撫摸著髮簪,淚水浸溼了枕巾。她知道,他們再也回不去了。(月光透過窗戶,照在她淚流滿面的臉上,顯得格外悽美。)
方正漸漸接受了現實,將這份情感深埋心底。他開始專注於著書立說,將自己一生的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每天清晨,他都會早早地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身上,映出他專注的神情。
而陳文依然堅守在學堂,將自己的愛給予了那些孩子們。她耐心地教導著每一個孩子,看著他們一點點成長。每當孩子們取得進步,她的臉上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當方正再次路過那熟悉的學堂,聽到裡面傳來的朗朗讀書聲,不禁駐足。他知道,陳文就在裡面,可他卻沒有勇氣再走進去。只是在門口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然後轉身離去,那孤獨的背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漸行漸遠。(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彷彿是他無盡的思念和遺憾。)
:()從縣令到稱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