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袁尚決定讓袁譚做韓信(第1/2 頁)
袁尚下定決心出戰之後,又給鄴城審配寫了封書信,要求他立刻調集五萬精兵前來黎陽支援。 信使快馬加鞭、星夜兼程,信很快便送到了審配的手上。 審配看完了信之後,又給袁尚回了封信。 信上說,鄴城和整個冀州也需要派重兵把守,最後只給袁尚派了兩萬兵馬。 袁尚感到十分氣憤,但他也拿審配無可奈何,只能接受了殘酷的現實。 這日一早,袁尚點齊人馬、鼓起勇氣,帶著數萬大軍來到曹操營前搦戰。 曹操一想到袁尚天真可愛的樣子,便有些忍俊不禁。 但袁尚雖然幼稚,他畢竟此番是帶來了數萬大軍,所以曹操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立刻走出中軍大帳,在營寨中高聲喊道:“二組何在?” 當時曹操一共就把文臣武將分了四個組,其餘三組都已經出戰過了,所以張遼、郭嘉早就做好了準備。 不大一會兒,他們便出現在了曹操的面前,抱拳拱手道:“末將(微臣)在!” “袁尚小朋友親自帶著好幾萬兵馬過來了,現命你們率領本部人馬前去禦敵!”曹操命令道。 “末將(微臣)領命!”張遼、郭嘉異口同聲地說道。 說完之後,二人並沒有離開,而是依然呆立在原地。 因為他們知道,曹操還要對他們耳提面命一番。 曹操看他們與自己心有靈犀,不禁會心一笑,走上前去又對二人低聲耳語了一番。 隨後,張遼和郭嘉便帶著本部人馬走出了營寨。 袁尚並不認識張遼,一看對方派出的大將並不是張合,而是一張新面孔,不禁一顆懸著的心稍稍放下。 但再一看旁邊的人,袁尚不禁又是心下一陣叫苦。 郭嘉曾經在袁紹麾下效過力,他天資聰穎、智謀過人,素有“鬼才”之稱。 袁尚早年便認識郭嘉,還很崇拜他。 袁尚鼓起勇氣高聲問道:“我大哥上次把你們打得大敗,難道你們不打算退兵嗎?” 張遼和郭嘉一聽這話,都笑得前仰後合起來。 笑過之後,張遼又調侃道:“小朋友,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我們怕你大哥不假,但我們可不怕你!如果小朋友也能打敗我們的話,我們就會考慮退兵的!” 袁尚又煞有介事地道:“你們若是現在退兵的話還來得及,否則我大軍便會踏平你們的營寨,將曹操生擒活捉,然後再碎屍萬段!” 郭嘉也不想再浪費時間,索性直接說道:“小甫子,多說無益,放馬過來吧!” 就在袁尚猶豫不決之際,張遼大手一揮,全軍將士便朝著袁尚的隊伍衝了過去,猶如山呼海嘯一般。 這一幕對袁尚來說實在似曾相識,他彷彿又見到了前幾天與張合交戰時的情景。 於是袁尚二話不說,趕緊調轉馬頭,朝著自己的營寨奔去。 曹操命令張遼大開殺戒,只是不能傷害袁尚,也不能將其生擒活捉,所以袁尚成功地逃回了自己的營寨。 張遼所部大部分是當年的幷州鐵騎,衝殺起來勢不可擋,無不以一當十。 不大一會兒工夫,袁軍便屍骨如山、血流成河。 袁尚此番從鄴城調集了兩萬精兵,再加上之前剩的不到一萬精兵,差不多有三萬人馬。 這一場仗下來,只剩了不到一萬人馬。 袁軍撤退之後,張遼回到中軍大帳向曹操覆命。 “稟主公,末將與奉孝率領本部人馬斬敵大約兩萬人,袁尚業已逃回了軍營!”張遼見了曹操,抱拳拱手彙報道。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讓張遼和郭嘉下去歇息了。 原來曹操如此排兵佈陣,是經過了一番周密的考慮。 將所帶來的文武大臣分為四組,一組為張合、許攸,二組為張遼、郭嘉,三組為樂進、荀攸,四組為徐晃、程昱。 袁譚先來挑戰,要讓他贏! 在四員大將之中,論武藝樂進是最差的。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樂進身材矮小,其衝鋒陷陣的能力明顯弱於其他三個將軍。 所以讓樂進去與袁譚交手,才會敗的更加真實。 緊接著是袁尚前來挑戰,要讓他輸! 袁尚只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公子哥,曹操手下的武將他基本都不認識。 而張合曾經是袁紹手下大將,也是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 袁尚肯定認識張合,也會十分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