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第2/2 頁)
幾位重臣留下,宗室中是燕王與幾位老郡王。
蕭廣逸不想太繞彎子,直接就說了父皇身體雖然有好轉,但現在看來,即便好轉也是有限,已經不可能主持朝政。
他這話一出,姚丞相心就定了。他之前一直怕太子猶豫,又不想自己提這事情。既然燕王開了口,那請太子登基的事情就順當多了。
果然眾人都紛紛附和,說原來還指望皇帝能說話之後能漸漸理事,沒想到皇帝醒來了,能說話了,卻連這幾年的事情都弄不清楚了。
眾人一番商議,就紛紛跪下,請太子登基,是為順應天地民心。
太子先推辭一番,姚丞相已經流下淚來,只道太子若不登基,他與百官都難安心。
眾人又盡力誇了一番太子這一年來攝政的政績。姚丞相說朝堂平靜,天下清明,御史說百官在太子督促下比從前勤勉。大理寺說去年一年沒有一件冤假錯案。蕭廣逸也說邊境訊息更加通達,防備穩固。
這一場戲還是要做足的,太子只說事關重大,等年後再說,今日先議到此處。
姚丞相一看太子這態度,就知道這事情是準了。他倒沒什麼,他已經位極人臣了,只是懊悔沒趁這好機會推出自己的一個學生,若是早揣測到太子的心思是想儘快登基,那他的學生在這時候第一提出皇帝退位太子登基的提議,又能脫穎而出。
這個機會又被燕王白白佔去了。若這事情是燕王自己琢磨出來的,那燕王對太子的心思已經揣摩到一個可怕的程度。若這事情是太子對燕王暗示的,那就證明在太子心中,燕王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不管那樣,都讓姚丞相得仔細留意燕王。
冬至朝會之後,朝中果然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的風聲,很快百官紛紛上書請求太子登基。太子沉默了幾日,終於發了一道詔書,謙虛了一番但也算是大大方方應承了下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